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好了头,这一年就有了奔头。
过年期间,闽西人民纷纷拿出“绝活儿”登台展示,遍地开花的文化秀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元初客家欢”那场春晚。
武平县的这场春晚,因清康熙年间武平举人林宝树创作的客家启蒙读物《元初一》而取名为“元初客家欢”。龙灯、狮灯、船灯、马灯、口技、山歌、汉剧、木偶……“农民演、演农民”,这场看似土得掉渣的晚会,却因年味儿十足而打动人心。演出当天的直播视频吸引了海内外1亿多人观看。
一夜之间,武平被刷成“网红”。当地人将其视为一份贺礼来庆祝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元初客家欢”春晚的精彩呈现,更让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实至名归。
作为客家祖地,闽西是客家文化发展传播的原乡故土。闽西客家文化是当地客家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颇具特点的民系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里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节期间,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民间故宫”培田古民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等,迎来一拨拨仰慕者,他们陶醉于美好的风光与客家先辈们的鬼斧神工。戏台剧场或公园一隅,汉剧、十番音乐、木偶戏、客家山歌等文化瑰宝吸引着八方来客……
不久前,文化部向福建下发《关于同意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复函》,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该实验区范围包括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三明市宁化、清流、明溪三县。
从申报到获批的八年里,龙岩为了保护好文化土壤,从最难的环节下手,让文化在人身上“复活”。
为解决闽西汉剧表演人才断层问题,早在几年前,龙岩就选送了31名学生去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等戏曲学校接受委托培养。为了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龙岩化被动为主动,精心培育了一块“土壤”:全市85所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课;“文化惠民工程——周周有戏看”活动,请观众免费观看闽西汉剧等“非遗”戏曲;出台系列激励机制调动各村和民间文艺社团的积极性,以示范社团为龙头,指导各村群众挖掘客家传统文化,举办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晚会……
“设立实验区的核心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生态保护和整体性是其基本准则。”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志溪认为,实验区不仅要保护某项文化遗存,更要保护该文化遗存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等,这就要求更真实地体现、保存在历史长河中或当下存在的一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
在龙岩,挖掘、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的土壤日渐肥沃。每年元宵节期间,闽西的客家人都自发组织“连城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等特色各异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成为客家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不竭动力。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闽西客家人在“非遗”传承保护上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全市由民间自筹资金建设的“非遗”展馆(厅)、“非遗”传习中心达10多处。
根据福建省2016年编制的《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初稿)》,2016年至2030年的14年间,龙岩还需要对客家文化生态进行更有力的保护。“到2021年,初步建立起3处文化遗产展示区、40个客家文化保护项目传习中心等重点保护区域。一个优美的‘非遗’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龙岩市文广新局局长卢伟耀描绘出这样一幅美好愿景。
(本报记者 马跃华)
●传承心语
客家土楼建造维修技术亟待传承
徐松生(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
我出生在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初中毕业后,我跟随父亲设计、施工、维修土楼。以前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在建筑土楼过程中传授。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家族式的土楼建筑几乎停止。土楼营造技艺的传承也由建筑土楼转向修复土楼。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被称为“最古老最奇特圆楼”的集庆楼。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前,它的破烂面貌让人吃惊,而且面临全面倒塌的危险。经过我和徒弟的努力,集庆楼重现了昔日古朴沧桑、气势磅礴、恢宏壮观的“王后”风采,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中最奇特、最雄浑的地标性景观。
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想留住土楼,必须留住土楼这门建造技术。我从事土楼建筑几十年,曾有徒弟工友几十人,但现在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年轻人也纷纷转行。
会不会出现断层?我是担忧的。客家土楼的生态是极其脆弱的,一旦崩塌将无法复建。现在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了,我特别高兴,希望政府能够为土楼建造维修技术提供传习平台,让年轻人看到“市场”,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土楼的维护中来。
(本报记者 马跃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