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6日 星期日

    学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从语言习得研究看儿童的外语学习

    作者:朱佳蕾 赵蓉晖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6日 12版)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外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涉及对象最广、教学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习外语的人数接近4个亿。英语教育不仅在各个学校教育阶段普及,而且有向更早期婴幼儿阶段蔓延的趋势。众多外语教育机构和幼儿园提供的面向2至6岁儿童的幼儿英语课程、中英双语教学成为吸引家长的金字招牌,面向更低龄儿童的婴儿英语教育也已经不是新闻。双语亲子班、婴儿英语早教甚至英语胎教……琳琅满目的课程、教材,不仅体现了英语教育市场的繁荣,更反映了对英语学习的强大社会需求。这种需求的背后,不单有望子成龙的拳拳父母心,还有人们“学外语越早越好”的观念。那么,外语学习真的越早越好吗?我们将依靠语言习得研究的成果来回答这一问题。

     

    自然环境的语言习得“越早越好”

     

        自然环境下的母语和二语习得的确是“越早越好”,双语环境对提高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是有益的,这是由儿童在自然环境下学习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

     

        儿童是学习语言的“专家”,无论生长在哪个地区,接触哪种语言,只要没有身体和心理上的障碍,任何儿童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毫不费力地习得自己的母语。

     

        此外,儿童语言习得还受制于“关键期”。“关键期”就像生理期一样,由人的生物钟决定,与大脑发育有关。超过“关键期”以后,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就急剧降低。对从小离群索居的孩子和受虐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在过了“关键期”之后再习得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另有针对移民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国语言的时间越早,学习的效果越好。

     

        对学习双语的儿童来说,他们在开始阶段的语言处理能力不如单语儿童和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年人,这也许是由于大脑中两种语言系统相互干扰造成的。但从长远来看,他们最终都可以成功地习得两种语言。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种双语干扰给了双语者“磨炼”大脑的机会,使得他们在一些认知能力上比单语的同龄人表现得更好。

     

    外语学习和自然环境二语习得不同

     

        上述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外语学习?答案是否定的。

     

        在自然环境(即目标语环境)下习得第二语言和在人为制造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外语有以下差异:

     

        第一,自然环境下的语言输入量远远超出课堂环境。即使保证在课堂上使用双语教学,也难以在语言信息的输入量上与自然环境下接收到的输入量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因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量有限,而且因为外语学习者很少会在课外使用外语。

     

        第二,自然环境的习得过程基本上只依赖正面证据。也就是说,学习者总能得到正确的语言信息,而很少会被刻意纠正语言使用中的错误。而在外语学习中,指出和纠正语言错误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这就使外语学习中学习者接受的信息和学习母语及二语时很不相同。

     

        第三,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中,最丰富的输入信息是口语形式的。而外语课堂教学中往往先从音标、字母、读音等教起,以书面材料为主。

     

        上述三点说明,外语学习和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差别,不可照搬自然习得母语或二语的理论来指导外语学习。

     

    儿童课堂学习外语不具备明显低龄优势

     

        由于儿童学习语言主要依靠内隐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语言输入和练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年龄较大的外语学习者,因其认知能力方面的优势,在外语学习方面的表现往往优于年龄较小者。一项长达7年的BAF(巴塞罗那年龄因素)研究项目发现了正规课堂中年龄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受了同样时间的语言教学之后,年龄较大的学习者成绩优于年龄较小者,特别是在对语言的形态、句法特征掌握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就说明,在课堂学习环境下,儿童并不具备明显的低龄优势,如果没有大量的语料输入和练习,即使很早接触英语学习,也很难获得母语那样的水平,甚至可能不如年长的学习者。

     

        相反,如果课堂教学方法和教材并不适合低龄的儿童,教师教学水平或者外语水平不足,又忽视了幼儿心理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态度、高动机、自信等情感因素和高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对成功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成年人学外语往往有明确的目标和主动性,儿童却大多是被父母送进外语课堂的。不当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其对外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不能使其有效地学习外语,反而可能让他心生厌恶,即使到了成年期也有意无意地逃避外语学习,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鲜见。

     

        不仅如此,盲目追求外教教学、过分强调口语教学也是不科学的。语言学家赵世开先生曾指出,听、说、读、写都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但口语转化成书面语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比书面语转化为口语要困难得多。在不同年龄阶段将教学侧重点放在不同的语言能力上,这是外语教育研究重要的课题,并不是仅仅强化口语训练就能学好外语那么简单。

     

        最后笔者还想强调,外语学习不能以损害母语能力为代价。一个人如果无法用自己的母语清楚地表达思想,难以想象他可以用后来通过学习掌握的外语来表达自己。不少研究都表明,对语言能力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用母语学习知识的效果最好。近年来,有些人希望通过外语教授非外语课程,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学好外语的双重效果,实际上是有很大风险的,尤其对少儿来说更是如此。

     

        (作者:朱佳蕾 赵蓉晖,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