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守望自己的那片麦田

    ——都市民谣的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2日 05版)

        民谣已然成为乐坛清流。最近,赵雷的都市民谣《成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共鸣。此前,李昊翰的《一定赶来》诉说游子回家团圆的思念,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天真热》曲调诙谐幽默,充满西安风情。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身处都市的人在歌谣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乾说,都市的梦想与思索、诗情和远方,在浅吟低唱或质朴高昂的民谣中被反复描述。2006年被媒体命名为“民谣年”,从那时至今,以生活化的语言、质朴的叙事口吻、清爽简洁的配器为主要特点的都市民谣,创作日渐繁盛,受众群体高速扩充。

     

        “民谣在我国的历史很长。民间音乐本身就是歌谣体,如脍炙人口的《四季歌》就是民谣。”《人民音乐》主编、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金兆钧指出,流行音乐兴起之后,人们听的民谣主要是美国的乡村民谣。美国的乡村民谣是站在城里讲乡下,有一种怀乡的情绪。“和美国乡村民谣不一样,我国的民谣没有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讲的都是自己身边尤其是都市的生活,《成都》就是这样的歌曲。”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金兆钧认为,当代的民谣也有同样的功能,比如《常回家看看》,加深了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都市民谣多以北京、深圳、南京等为吟唱对象,简单纯粹、形式不拘,呈现出清新自由、幽默诙谐、敏感细腻、深情内敛的创作特色。“这些民谣对都市的认知与想象,连同对故乡的回忆与热爱一起,勾勒出一幅中国当代青年不断回归精神家园的生动图景。”陈乾说。

     

        民谣为什么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陈乾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万事求快、信息爆炸的‘智能时代’,民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时间的感觉。”无论是都市的“异乡客”,还是精致的“文艺派”,越来越多的民谣创作人正在将鲜活的音乐能量带到他们所吟唱的城市之中。“都市民谣具有真诚、朴素与日常的姿态,它们是一幅幅自由、蓬勃的都市剪影。”

     

        民谣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音乐产业链的升级。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谣的艺术含金量还不够高,艺术技巧不够好。金兆钧认为,我国需要提高音乐的基础教育水平,加强流行音乐教育;要从教育、制作、营销等方面,整体提高民谣的水平。“中国第一代摇滚歌手就很有能量,因为他们大多受过专业的训练。基本音乐素养的提高,对于民谣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金兆钧说。

     

        在都市民谣创作中,有一批艺术追求坚定、不被市场牵着走的歌手,他们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在汹涌的商业大潮中坚守艺术的情怀。金兆钧认为,好的民谣歌手一直有,但是成为大众熟知的热门歌手需要有好的契机,其作品必须触及人们内心深处。“这需要民谣歌手沉下心来扎实创作,只有真正打动人心、不浮躁的作品才能流传下去。”金兆钧说,同时,“我们应该为民谣创作提供更好的土壤,引导民谣创作者在自我表达的同时,走出小我,融入国家和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不断更新表达,在思想上、艺术上不断突破。”

     

        (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