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独立沙龙艺术展览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如凡·高、莫奈、雷诺亚、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达利、赵无极和朱德群等,均曾携作品参加过展览。自2006年起,在法国总统府和文化部的支持下,由四家知名沙龙——“独立艺术家联盟”“对比沙龙”“法国艺术家联盟”以及“水墨沙龙”共同创办的沙龙联展“艺术财富沙龙”(Art Capital)开始在巴黎大皇宫进行展出,联展年均吸引超过4万观众,已成为当前法国当之无愧的年度艺术界盛宴。除了“独立艺术家联盟”之外,其余三个主办单位均采用一位艺术家一幅作品的形式布展。
本届艺术财富沙龙展览2月14日正式开幕。参加本届展览的有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的2000余位艺术家,这些历史悠久的创始沙龙希望通过期间展示的艺术家的绘画、雕塑、雕刻和摄影等作品,体现其中创新的力量,让还未被规范化、程式化的美呈现给大众。这沿袭了19世纪末,为了“抵抗因循守旧的主流沙龙,要求大众亲自评判”的高更、塞尚、罗特列克等人举办的“被拒绝者的沙龙”之意。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应“对比沙龙”主席保罗·亚历克西的邀请,十余位来自中国国内的艺术家首次携自己的作品来到巴黎,向法国、向世界展现中国当代艺术魅力,也为联展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周松作为国内青年一代杰出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此次应邀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其参展作品《熵 No3》受到了来自展览、收藏、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中,新兴的人工智能、生态科技、互联网科技等技术正在成为主流。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新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创作也同时发生着变革。所以此次周松带来的参展作品《熵 No3》,与其以往主题多为人物、静物的代表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希望通过此次绘画创作,将艺术、科技、哲学等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同时在当代艺术发展的广度和维度上继续探索,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艺术能够为世界未来的发展带来什么,希望以此引发人们对当下及未来的探讨。
艺术创作需要使命感
“在学术领域,要有‘敢想敢做’的精神,同时还需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谈到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时,周松表示:“油画是舶来艺术,我们在早期受到的都是西方的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传统教育。作为新一代的中青年艺术家,与西方主流艺术进行积极交流,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艺术形式,能够跟上甚至引领当前的主流艺术,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只有这样,东西方文化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共鸣,才会更有意义。”
艺术家应当更多地“走出去”
周松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当代艺术仍处在一个继承及发展的阶段,同时受到西方的强烈影响。尽管近年来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但总体来说,相对其他领域,艺术领域仍然处于较为闭塞的状态,缺少了解世界艺术发展现状的机会和途径。中国艺术家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家,无论是在人数上以及次数上,也较少能够参与世界主流的艺术展览及学术交流。
周松认为,要想改变现状,需要艺术家从自身作品出发,站在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角度去提高创作水平,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此外,应当努力拓展眼界及艺术胸怀,让创作出的作品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及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好地展示当前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这些都需要新一代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们更多地“走出去”,与世界范围内各文化、各民族的艺术进行碰撞、交流。
文化繁荣是国家振兴的侧面写照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交易额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也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针对这一现状,周松表示,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能够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的保障和动力,确保艺术创作不被过多的外界因素所左右,同时可以让世界对于中国艺术的价值有更直观的感受,了解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包括从业人数以及产业在不断扩大和完善。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在当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政治稳定的大环境下,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文化的繁荣也是国家振兴的重要体现。
(本报巴黎2月19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