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大家好,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法院,可以看到院内7辆警车整装待发。
执行干警:呼叫指挥中心,执行小组集合完毕,执行1组前往进行不动产登记查封,执行2组、3组、4组前往执行现场,请指示。
指挥中心:出发!
2月14日上午10时许,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化集控中心的电子大屏上,一起关于强制执行案件的视频直播正在进行。
这起强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是浙江宁波新大陆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牵涉多起经济纠纷,涉及案件标的额有4000多万元。直播中,在被执行人的配合下,宁海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对厂区里面的机器设备进行清点、核实、张贴封条,对机器和设备启动了财产处置程序。
历时40多分钟,这起强制执行活动结束,超过250万名网友通过腾讯新闻收看了此次直播。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明确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通过远程连线,发布了2016年全国法院执行工作进展。
去年全国法院执结案件超过500万件
2016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529.2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4.2%和33.7%。各级法院通过信息化推进执行质效提升,破解执行难题,在多个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在于查人找物。”孟祥表示,传统执行模式效率低下,覆盖面小,大量案件难以得到实际执行。为此,最高法着手建立覆盖全国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查控系统。2014年底,“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正式开通,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多种财产形式的“一网打尽”。
截至目前,全国3520家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975万件,冻结752亿元,查询到车辆1427万辆、证券133亿股、渔船和船舶12.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37亿元。此外,多数高院还建设了三级联网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与国土、税务、民政等部门对接,扩大了查控范围,极大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615万人次被限制购买机票
“执行难的第二大难题,在于当事人规避抗拒执行、转移隐匿财产。”孟祥说。为此,最高法推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与有关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让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截至目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全国法院共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次购买动车和高铁票。去年12月底,最高法与公安部、中航信、中铁总联手,把当事人的身份证与其他证照一块绑定,彻底限制其通过各类身份证照来购买机票和火车票。
为进一步扩大联合惩戒范围,最高法与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签署备忘录,实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多层面限制。截至目前,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万人。一些特殊主体也被纳入失信名单,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等。其中,部分人员因失信受到开除、撤职、降级等处分,有关资格受到影响,被取消招录、晋升或是被罢免。
“联合惩戒措施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力,有近百万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孟祥表示。
司法网拍42万余次,解决财产处置变现难
孟祥表示,财产处置变现难是执行难的第三大难题。传统拍卖,不仅成交率低、溢价率低,还存在围标串场、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弊端。
为此,浙江高院从2012年开始,率先推行网络拍卖。截至目前,全国有29个省份1900余家法院通过淘宝网开展司法拍卖,共计拍卖42万余次,拍卖标的物20万余件,成交额2600多亿元,平均成交率达90.25%,溢价率达74.76%,为当事人节省佣金80亿元。最高法院在全国广泛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模式,形成以网拍为原则、以现场拍卖为例外的制度。
此外,最高法还以信息化应用成果为基础,结合执行办案系统开发,形成了一整套的执行管理模式,实现了全国法院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破解了执行管理难。
据统计,除收结案上升外,执行到位金额也显著提升。全国法院2016年执行到位率同比上升35.52%。其中,浙江省法院执行到位金额达722亿元。
(本报杭州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靳昊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