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

    唯民族民间入人心

    ——评剧《花为媒》为何久演不衰

    作者:刘俊鸿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3日 12版)
    《花为媒》剧照。从左至右分别是张国强饰贾俊英、齐天一饰阮妈、王丽京饰张五可。资料照片

        从一百多年前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据《聊斋》故事改编舞台剧《花为媒》以来,这台戏成为评剧的看家戏,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剧成为“新(凤霞)派”名剧,拍成戏曲电影后,受到海内外观众热烈欢迎。

     

        2016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评剧院经过重新加工整理的精粹版《花为媒》举行了全国巡演,历经5省32市,先后演出83场,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热捧,好评如潮。

     

        一出百年老戏,仍能扮靓今天的舞台,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民族戏曲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评剧《花为媒》受到观众长久而广泛的青睐,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

     

        鲜明的人民性。我国民族戏曲的人民性表现为鲜明的倾向性,即在戏曲中体现人民对善、恶、美、丑的看法和态度。评剧《花为媒》讲婚姻、恋爱故事,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剧中两对青年人张五可与贾俊英、王俊卿与李月娥都主张自主择偶,选自己的意中人。张五可还特别表现出女青年应有的自尊、自强好品质。三对父母除李茂林之外,也都尊重子女的选择。媒人阮妈、二大妈也都是成人之好的热心人。弄坏事情的就是李茂林,但他只是一个“好日子不过,成天‘做大爷’闹憋屈”有性格缺陷的人。由于他的闹别扭,差点把好事搅黄,带出一连串的喜剧性冲突,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戏让观众看了舒心,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戏曲性强。戏曲是用歌舞演故事,好戏就是要用好歌(音乐、唱腔、念白)和好舞(表演)演绎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着鲜明的民族、民间和地域特色,唱腔、道白、表演都十分接近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迅速在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流传发展,成为在我国民族戏曲中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20世纪30年代,评剧流传到南方上海、南京等地,受到普遍欢迎。新中国成立后,评剧戏曲电影《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刘巧儿》等摄制上映后,评剧在海内外声名远播。

     

        《花为媒》是评剧的代表作、看家戏。该剧创作于评剧形成之初,一搬上舞台,由于其风格独特、幽默亲切、唱段优美、表演活泼而受到观众欢迎。该剧流传了一百多年,也锤炼了一百多年,戏越磨越好。特别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新凤霞主演、打磨该剧时,既继承传统,保持精华,又博采姐妹艺术之长,荟萃各流派名家之精髓,锐意创新,锻造精品,使《花为媒》成为评剧经典和“新派”艺术的高峰。其中,新凤霞饰演的张五可、赵丽蓉饰演的阮妈、张德福饰演的贾俊英,至今被演员奉为圭臬。这次巡演,由新凤霞的再传弟子王丽京饰演张五可,她扮相靓丽、声音甜美,深得新凤霞和老师谷文月的神韵,使“新派”艺术在舞台上再展风采。

     

        舞台美术赏心悦目。为了适应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次巡演的《花为媒》也进行了精致的“包装”。该剧舞台基本还是戏曲的“一桌二椅”,但是全剧用剪纸、窗花的天幕衬景,突出了以花为媒的主题,渲染了喜剧色彩,形成了场次变化,也充满了民族、民间特色。观众为这种符合戏曲创作规范的装饰性舞美喝彩叫好。和许多剧种的古装戏不同,评剧《花为媒》的服装作了改良革新。戏中女性角色的服装十分考究,裙袄衫裤不仅设计清新高雅,剪裁也合体,尽显演员的线条美,符合时代观众的审美眼光。

     

        观看巡演的《花为媒》,观众说好听、好看、好学,过了一把“戏瘾”。巡演期间,该剧中的《报花名》《张五可用目瞅》《今日里到花园》等唱段就在网上流传。巡演所到之处,观众反响热烈,网上热评热议,刮起阵阵“评剧风”。这样的景象,真使戏曲工作者感到欣慰和鼓舞。

     

        (作者系江苏省剧协主席)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