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44.1%的高速增长,这一数据与去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大幅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今年2月9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对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的高速增长做出回应。今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还会高速增长吗?
多重因素助力去年对外投资高增速
2月1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13%,减至1.52万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的跨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9%,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流量下降20%。
同时,我国境内投资者2016年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这一数据不仅远高于世界各国,而且纵向对比我国2015年14.7%的增速,也是历史高点。一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如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认为,跳开数据来看,有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供给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未完全化解,世界经济仍然在深度调整中缓慢复苏,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境外资产收购仍然处于比较好的窗口区。需求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企业或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境外品牌、渠道、技术的需求在增长。中国对外投资中对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此外,透过税收、土地等生产要素来看,影响企业投资选择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市场因素。韩勇指出,要看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是否适合运输,有没有贸易壁垒,是否在寻找新的市场、寻求全球布局。比如中远收购比雷埃夫斯港、三峡集团在全球收购电厂,其实都是市场因素下全球布局的需要。
他说,从能力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在提升,越来越趋于理性和专业。有些企业不再追求股权百分百控股,而是利用国际财团等合作伙伴,有利于降低东道国政府的警惕,提高并购成功率。
今年对外投资将“稳中趋缓、缓中向好”
虽然今年1月份对外投资数据尚未发布,但回顾数据会发现,去年12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558.6亿元人民币,折合84.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9.4%。12月当月数据是否预示着2017年的趋势?
对此,韩勇解释,投资项目不是连续性的,单月的数据受有无重大项目的影响很大,所以数据上的起伏是很正常的。从数字来说,12月的总量并不小。
韩勇表示,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要看到风险。走得太快了,就会鱼龙混杂。个别国家设置一定的壁垒,出现了一些失败的案例,促使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
孙继文指出,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部分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个别发达国家对我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的限制壁垒增多,增加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此,孙继文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预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呈现“稳中趋缓、缓中向好”的态势。希望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担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在开放中进一步推动投资便利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
政府引导将突出三大方向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全球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规模的客观反映。”韩勇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对企业投资进行引导,使得对外投资更加理性,能够反哺国内产业和升级发展。
孙继文强调,商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同时,孙继文还表示,将把完善对外投资中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相机调控结合起来,在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的同时防范对外投资风险,完善和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方向,突出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导向,促进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为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可以预见,2017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更加趋于审慎和理性。”韩勇表示,作为政府部门,在引导方面将突出三个方向:突出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突出投资结构、质量和效果,突出推动对外投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本报记者 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