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星期日

    吉林梨树:

    教授当“农民” 农民成“教授”

    作者:本报记者 鲍盛华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2日 03版)

        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热火朝天。春节刚过,在吉林省梨树县农民合作联社的办公室,理事长伍大利正带着一帮人研究如何配发各类农业生产资料、怎么推动农民技术培训,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十分热烈。“这是我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伍大利笑着说。“我们理事长的另一个身份可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哩。”农民郝双拉着记者的手说,“我们这儿现在是教授来种地当了‘农民’,农民呢,在培养和带动下,成了‘土教授’啦!”

     

        2009年春天,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王家桥村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的师生们,带队的人是米国华教授。师生们走村串户搞调研,然后就地“安营扎寨”,住在农户崔忠武家里,与农民一起种地。他们给住所起了一个名字:“科技小院”。不久,“科技小院”又在农民合作社中建立起工作站,如今已经分布在梨树县各乡镇。

     

        “农大培养学生的困惑在于,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特别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因为不能和农民直接打交道,取得的成果可能会很肤浅。”米国华说,“农民需要科学技术,但他们获得技术的水平和渠道却很有限。”为了解决两头“够不着”的现实,他们开始了“学生下乡”活动,把教室搬到农村,让农民的炕头、院子和农田成为大学生的“第一课堂”。

     

        经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科技小院”有了完整的组织架构。专家成员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教授、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负责人组成,学生成员为每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招收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生成员一届一届流动。

     

        “科技小院”促成了“大学+政府+农民”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新模式。首先,大学在这一生产新模式里起到了科技支撑的作用,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在“科技小院”学习和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研三学生徐新星告诉记者,以前当地农民每公顷种玉米5.5万株到6万株,“科技小院”经过试验后,建议种6.5万株到7万株;以前施肥量是每公顷260公斤到300公斤,按照“科技小院”的建议,改到220公斤到240公斤;以前收玉米时间太早,“科技小院”的试验证明晚收几天更好。

     

        其次,地方政府为这一生产新模式提供了活动平台,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科技小院”与当地的农技推广站紧密合作,工作内容与推广站的工作密切结合。“依托农业技术推广站,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召开10次由专家、农民和农技人员参加的种田技术研讨会。”今年读研二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陈亚超说。“科技小院”在全县每个乡镇打造一块10公顷展示田,每年开展3至5次农民技术培训。“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是“科技小院”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推广活动,每年组织一次。第一届只有80户农民参加,第二届增加到400户,第三届超过了1000户。

     

        最后,农业生产合作社给这一农业生产新模式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成就了新的农民经营方式。梨树县共有2000多个农民生产合作社,之前各个合作社各自为政。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科技小院”组织协调成立联合社,聘请伍大利为理事长。这下合作社不再愁规模了,资金也有了保障,一些大的化肥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联合社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企业化经营方式,2016年还与吉林省农科院签订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鲍盛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