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溯源·灯彩文化】
今年正月,75岁的朱玲宝格外忙,从年初二到十一,一刻没得闲。
上海宝山区罗店镇里,他是远近闻名的彩灯传人,一双粗糙的大手翻飞,一盏盏精巧的彩灯便流光溢彩起来。从1983年开始接触彩灯工艺,这位罗店彩灯的第二代传承人一做就是34年。
罗店镇,曾有“金罗店”的美誉。大约清康熙年间,“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的民谣就流传开来,说的是当时上海周边几大古镇。元代开始棉纺织和印染业的兴起,商业的繁荣,一步步造就了金罗店的富庶,也给这里积淀了深厚朴素的文化底蕴。罗店龙船和罗店灯彩,就是罗店两张珍贵的文化名片。
在罗店成人中等学校的一间教室见到朱玲宝时,他正带着一帮“学生”忙前忙后,钢丝布料、花边灯须铺了一地。“前两年的灯会是在镇里的聚喜堂办的,今年搬到了镇上的龙船广场,场地更大了,彩灯也得多备些。”朱玲宝说。他的身后,公鸡灯神采奕奕,走马灯精细巧妙,新扎好的两百多只彩灯只待元宵夜大放光彩。
元夜,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而元夜赏灯的习俗古已有之。朱玲宝说,罗店彩灯,究竟从何时兴起,史料并无明确记载。但有集镇就有灯会。清代《宝山县志》和《罗溪镇志》都记载:“明,王纶,字子音,居罗店,能文,尝以纸鑿灯为人物花鸟诸形,工细独绝。”可见罗店灯彩在明代已达到“工细独绝”的程度,即便以此为始,罗店灯彩至今也有400余年的历史。
罗店灯彩以竹、木、芦苇、铁丝为骨,以色纸、彩绢为表,融书画、剪纸、拼图、雕刻、制花、编扎于一体,形成自成一体的传统制作工艺。其时,罗店乡绅名流常组织灯社,全民参与举办灯会,盛况空前。“新春发嚼米花甘,听闹元宵兴倍酣,高照彩灯千百盏,盛年此夕照田蚕。”不仅逢年过节,婚嫁喜事,在罗店划龙船活动中,彩灯也在龙船的“牌楼”上挂着,沿街沿河张灯结彩,晚上龙船上的旗仗同样用彩灯替代。
罗店彩灯种类繁多,有挂式彩灯,如六角花灯、十二生肖灯、蝴蝶灯、金鱼灯、鲤鱼灯、花篮灯;有座式彩灯,如大型走马灯、八仙过海灯、双龙戏珠灯、宝塔灯、鲤鱼跳龙门灯;有专门用作表演的舞龙灯、蚌壳灯、荡湖船灯、花篮灯、荷花灯。一盏彩灯就是一个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虽然灯会停办了好些年,但民间还是有不少彩灯高手。
1983年,当时的宝山县文化部门为了挖掘民俗文化,在罗店举办了“宝山首届民间文艺年会”。在罗店镇文化站工作的朱玲宝,为王庆华、苏文华两位扎灯艺人购置扎灯彩的材料,有机会目睹了两位老人的绝活,从此迷上了这门手艺。1988年,朱玲宝凭借一条荷花龙灯在上海大世界举办的“龙年民间彩灯大赛”中一举夺魁。参加上海豫园首届灯会,为东亚运动会、亚运会运动场外围环境装饰制作民俗彩灯,赴新西兰奥克兰、法国巴黎文化中心展出……打出声名的朱玲宝带着罗店彩灯走出了罗店,走出了国门。
2007年,罗店彩灯入选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玲宝也被选为罗店彩灯技艺传承人。“罗店彩灯的形状以亭台楼阁为主,有浓厚的古镇味道。它的颜色明度高,对比度大。”朱玲宝说,传统的罗店彩灯,一般采用大红大绿的乡土颜色,造型以仿造宝山寺、杨王庙等原型的亭台、楼阁居多……朱玲宝将心得写成《彩灯制作工艺》,四处传授教学。为了便于传习,朱玲宝还在不断发展新工艺:将构架的“绑扎法”改为“拼装法”;将走马灯中的蜡烛改为慢速小电机,带动内灯转动……在罗店镇中心校,学校办起了罗店彩灯社团,朱玲宝定期给学生们上课,讲罗店的历史文化,教学生们制作彩灯。
“随着我年龄的增加,寻找彩灯传承人的任务也越来越紧迫。”朱玲宝说,“一起做彩灯的还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居多。尽管我在一些学校、社区也进行授课,但年轻人多是蜻蜓点水,真正深入研习的不多。”朱玲宝的新年愿望是,继续寻找接班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也希望罗店灯彩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体验中心,让更多人了解它,热爱它。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