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北京人艺全年推出15部大戏174场演出——

    呈现历久弥新的戏剧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董城 张景华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1日 01版)
    2017年,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北京人艺纪念活动丰富多样。图为“新春演出季”开篇——《日出》的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2月10日,随着曹禺先生扛鼎之作《日出》的圆满收官,北京人艺2017年话剧艺术的大门已经悄然打开。此次上演的版本曾于2010年曹禺诞辰100周年之际首演,2012年再次上演。经过了不断打磨,《日出》在丁酉新春归来,再度呈现出经典的魅力。

     

        2017年,适逢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话剧最高艺术殿堂北京人艺建院65周年。记者日前专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记者了解到,北京人艺2017年大小剧场演出及各项纪念活动丰富多样,力求通过话剧的舞台让观众感受到温故的诚意和创新的勇气。

     

        任鸣坦言,作为导演每次排演《日出》的感受都不一样,如今再次复排,感到越来越接近曹禺先生,进而理解他的伟大之处,感慨大师经典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力量。

     

        “用演出的方式去纪念”是北京人艺一贯的传统,2017年北京人艺全年都打出了纪念演出的主题,共将上演15部大戏,174场演出。其中既有观众熟悉的经典名作,又有近些年来饱受好评的诚意之作,观众将在老与新的碰撞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北京人艺话剧艺术。

     

        北京人艺2017年全年演出将分为三大板块。开年的“新春演出季”从《日出》发端,而后将推出另一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剧经典作品,也是曹禺的另一部名作——《雷雨》。3月起,《阮玲玉》将再登首都剧场,用诗化语言再现一代名伶绚丽而悲剧的一生。

     

        “尽管剧中人物都是悲剧结局,但这3部新春档经典作品所带来的艺术享受,无疑将伴随观众们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新年。”任鸣如是说。

     

        4月起,《李白》将再度上演。从这部戏开始,“北京人艺六十五周年纪念演出季”也将正式开启。紧随其后的则是另一部气势恢宏的作品《白鹿原》,全部陕西话的演出,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

     

        2017年北京人艺的首部原创新戏也将在这一演出季推出——5月25日起,由郭启宏编剧,老艺术家蓝天野和人艺青年导演韩清联合执导的《大讼师》将与观众见面。90岁的导演、77岁的编剧,讲述一个参考传统戏曲《四进士》改编而成的故事。作为今年首部同时也是院庆档的新创作品,《大讼师》无疑是这一演出季的压轴之作。

     

        下半年,包括《玩家》《人民公敌》《天下第一楼》《贵妇还乡》《窝头会馆》《樱桃园》在内的一批题材囊括古今中外的新老作品将齐聚“金秋演出季”,更加凸显了向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的致敬。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22日至10月7日国庆档,一部至今仍对外界“保密”的原创剧目将上演,“这将是一部现代题材的作品,也是阵容很强的新创剧目。”任鸣透露。

     

        大剧场繁花似锦,小剧场同样异彩纷呈,2017年共有13部小剧场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其中,《结婚进行曲》《家丑外扬》《她弥留之际》3部主打外国经典的新创剧目将先后亮相。3部话剧题材不同,但都与时下热门话题不谋而合,将让观众感受到来自生活和艺术的真实。

     

        以“戏剧的力量”为主题,北京人艺对于戏剧普及教育活动也将贯穿2017年,活动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北京人艺艺术家将密集进入首都高校,对校园戏剧社团进行表演指导等一系列艺术传播活动。设在首都剧场的戏剧博物馆除开展“戏剧永恒”系列主题讲座及活动外,还将在中小学、文化馆、社区推进群众戏剧的普及工作,向学校、社区捐赠戏剧博物馆历年来出版的剧目舞台艺术及表演理论系列书籍。同时,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北京人艺建院65周年、戏剧博物馆开馆10周年,戏剧博物馆还将举办专题展览及专题性馆藏捐赠文物展。

     

        (本报记者 董城 张景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