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土壤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02版)

        【文化评析】

     

        近期,一个爱读诗词、爱穿汉服,随身携带苏轼诗集,奉陆游为男神的16岁姑娘红了。这个名叫武亦姝的姑娘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成为新一届擂主。她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的样子,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学霸代表。武亦姝的走红,红于她的诗词文化积淀,也红于她的淡定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或许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入门方式。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文化血脉的延续、精神家园的建立至关重要。武亦姝用丰富的诗歌储备赢得比赛,源于其个人爱好与积累,也与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莫大关系。武亦姝在节目中背诵的诗词,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考纲要求。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古诗文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校本教材、选修课、书法、京剧……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亲近孩子而得到赓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让我们的孩子在翰墨飘香、诗书雅乐中从容而快乐地成长,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样种下的文化基因,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骨气、底气之所在。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