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6日 星期一

    以应用思维引领哲学研究

    作者:杨畅 宋春艳 谢文凤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6日 15版)

        当前哲学研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如人才队伍流失断层、人才力量整合遭遇瓶颈、学科发展理念有待转换等。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以应用思维为引领破解困境,肯定哲学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让哲学研究走出书斋、走进现实、服务社会。

     

        主动实现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矛盾。毛泽东同志关于“要写实际的哲学”“让哲学走出书斋”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的论述,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哲学研究要改变被边缘化的现状,就必须认识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可以积极融合的。以哲学视野开展前瞻性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研究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时代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复杂程度非常高,必须做到超前思维、超前谋划、超前预判,对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要能做到预防。这种预警式的研究往往建立在具有哲学视野的调查研究之上。诸如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等著的《增长的极限》,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著作,就是基于引入了整体式、全局式的哲学视野。

     

        事实上,应用研究做得好的研究者,总是在自觉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哲学视野反思现实问题研究。黑格尔讲哲学是密纳发的猫头鹰,只有等到黄昏时才起飞,由此强调了哲学的反思功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种实践探索及其展现的问题,都不失为哲学研究的课题,从更高的层面来反思和把握时代,是哲学研究的应有之义。我们需要发挥好哲学的政策解读和共识引导功能,对党和政府的新思想新观念进行有效解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等,就是一种哲学的应用形态,而且是一种最大的应用,它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价值和服务发展相统一。中国的哲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并将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需要将哲学的文化价值弘扬功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统一起来,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资源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大力颂扬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典范人物、典范事迹和当代道德楷模。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哲学研究应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形成“中国榜样”,使学习效仿道德楷模的活动常态化和生活化。

     

        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需要弘扬特色地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对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因此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哲学研究应发挥自身在文化研究方向的特长,发掘、搜集、整理、传播地域文化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掘文化底蕴。比如开展中国哲学的湖湘文化研究、荆楚文化研究、中原文化研究、川蜀文化研究等,对于提振精气神、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对接时代要求:哲学应用与智库建设相结合。哲学研究机构应把握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机遇,积极转变研究观念和研究方式,把研究机构建设主动与各单位的智库建设联系起来,把研究内容与智库服务功能尝试性地结合起来,摆到智库建设团队中去。哲学研究队伍绝对不能以狭隘的视野束缚自身的发展空间,不要把自己摆到智库建设团队这个大集体之外,而是成为其中一份重要的力量。我们可以研究智库本身,也可以聚焦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人民群众解惑释疑提供理论和实践服务。当前,各单位都设立了大量的智库研究项目,哲学研究人员一般很少主动申报,自身也因此感到被边缘化。“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我们要鼓励科研人员主动承担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项目,积极对接现实,找到恰当的定位。

     

        依托研究平台:研究方向与队伍建设相协调。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十分重要,哲学研究要想保证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必须依托平台、整合团队,实现科研研究方向和人才队伍的统筹协调发展。一是要依托国家重点扶持的社科理论研究平台。哲学研究要想抓住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必须依托好当前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研究基地等重要阵地,以阵地为平台,运用哲学素养来思考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服务社会的最佳方式之一。二是建设自身科学研究对接与转化平台。依托自身设立的各类研究中心,积极对接相关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将与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道德领域、精神文明领域、生态文明领域、政治生态领域等与哲学学科紧密相关的任务承接下来,为哲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开辟出新的天地。三是建设为改革攻坚献策的基层调研平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地调研一直是哲学研究的短腿,也正是因为这一缺点,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哲学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需要利用好有限的专项调研基金外,还应通过设立调研基地或联络服务点,进行长期跟踪调研,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推出有影响力的应用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