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逐步走进了中小学课堂——

    楹联教育如何深入人心

    作者:本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5日 05版)

        “龙腾虎跃,娄江山水美;鸟语花香,吟社妙联奇。”全国楹联教育基地、江苏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学生创作的春联,被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社区居民,深受喜爱。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周汝昌曾撰文如是说。近年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楹联逐步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并因其文学性、实用性、思想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北京市2014年出台的《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

     

        据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太品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72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全国楹联教育基地”,更多的学校与当地楹联组织合作,成为省、市、县级楹联教育基地。山西运城、山东东营、河南扶沟等地,实现了楹联教育进校园“全覆盖”。楹联教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楹联教育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老师应该怎么教,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避免楹联变成应付考试的工具等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北京景山学校教师王海兴认为:“古代私塾老师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在传统的蒙学教育之下,大量的偶句背诵、对课教学中的对仗训练,以及诗词对联名篇的学习,从技法训练和精神教化两个层面上,为楹联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蔡元培曾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中回忆私塾先生教国文的方法,其一就是对课。“这一种工具,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所以对到四字课的时候,先生还要用圈发的法子,指示平仄的相对。”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述了上对课的情形,“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楹联看似篇幅短小,实际上,要写好非常不易,需要大量阅读作为基础。”烟台四中语文教师蔡红柳表示。王海兴则将此解释为“先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学生需要记诵《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书籍中的内容,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等,以此提升、培养对于声音和平仄的感知。

     

        “我校楹联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常感到‘找不到词’,或是找到词语之后发现平仄不合要求,这是语汇量不足所致。”蔡红柳说。记诵大量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培养鉴赏能力,而且对掌握对偶知识和平仄规律大有益处。

     

        江苏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编排了“疯狂古诗操”,把30首古诗串联起来,配上节奏感强的音乐,边大声背诵边做韵律操,让学生积累诗词。“学生熟读成诵,习惯成自然,最后达到应对自如的目的。”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校长张瑾颖介绍。

     

        “楹联不仅声音美,而且内容美,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博大精深的魅力,才能吸引他们,而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工具。”王海兴认为,“如果引导得法的话,学生还是非常喜欢对联课的。对联接龙、对联塔、诗牌雅戏、联句都是我一直用的方法。”

     

        此外,开展楹联教育不能限于课堂、学校。“楹联教育应该更多的是社会教育,当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人文古迹时,应该讲解那里的对联如何融进风景名胜的特点,进而让学生体会到对联内容丰富、语句凝练的完美统一。”王海兴进一步解释。

     

        冰心也曾在《再谈我家的对联》中写道:“这些挂在墙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本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