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4版:“新春走基层”春节文化专版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31日 星期二

    贵阳孔学堂:文化庙会人气旺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31日 04版)

        大年初二一大早,刚刚大学毕业的贵阳市民李子洋就跟父母坐上春节专线大巴来到位于花溪区的孔学堂,他们是来赶庙会的。不过这里的庙会,既不卖小吃,也不卖玩具,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都是“传统文化”。

     

        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已连续举办四届,人气越来越旺。仅大年初二一天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两万多人,预计整个春节将超过10万人。

     

        今年的文化庙会上,首次推出杏坛、乡贤祠登高祈福、求“才”的主题活动,游人可以登求才道、拜先贤、跃龙门、挂福牌,抓一把状元米,祈福新年万事顺意。

     

        郭根心和余露是从武汉跟团到贵阳旅游的游客,偶然路过孔学堂,一下子被这满园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夫妻俩在门口看到有“祈福求才”活动的介绍,便走了进来。没想到,误打误撞,却抢了个头彩。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是今年第一个来杏坛的幸运游客。挂了祈福牌、抓了状元米,喜出望外的两口子告诉记者,没想到贵州除了醉人的美丽山水还有这么浓郁的文化氛围,孔学堂文化庙会让他们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为自己和亲人祈福。

     

        记者看到,许多市民把写有新年祝福的福牌挂到了指定区域,小朋友也在父母的陪伴下写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工作人员为市民送上新年“红包”,红包里的“才星笔”寓意学业有成,“五福饼”寓意五福临门。

     

        在位于六艺学宫的“家训馆”里,一面由近百把不同姓氏的扇子组成的“扇墙”吸引着游客在此驻足。“扇”与“善”谐音,寓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训馆”特意准备了笔墨纸张,市民们可以现场挥毫,抄下自己的姓氏来源,把家训故事带回家,让“家”的传统民俗传承下来。

     

        下午两点,一堂题为《曾国藩诫子文》的讲座在位于孔学堂的“贵州省道德讲堂总堂”准时开讲。记者发现,现场的听众有满头银发的老者,也有黄发垂髫的儿童,他们一家人一家人地坐在一起,边听边记,还不时低声交流几句,显得格外专注与投入。

     

        听完讲座,李子洋有些意犹未尽,他又来到“家训馆”的“李”姓的家训旁。只要有人在此驻足,他都忍不住走上前去攀谈几句。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也曾经有过家谱,可惜年代久远,很多资料都已不可考,到这一代已经只记得自己的字辈了,来看“李”姓家训的人,应该都和自己同宗或者同源。

     

        李子洋说:“我觉得家训是每个家庭的精髓所在。老祖宗通过家训告诉我们,怎么做人。比如曾国藩,就在诫子文里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

     

        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告诉记者,贵州省委、省政府从2011年起就倾力打造孔学堂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高地,而孔学堂一直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春节,他们经过精心策划,走访了多位文化名人、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也向大众进行了征集,终于整理出近百个姓氏的家训。在大年初二设立了“家训馆”,将家训娓娓道来,告诫后人。让市民在享受阖家团圆的幸福之时,共同了解中华传统家训文化。

     

        周之江介绍,这仅仅是开始,作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孔学堂将持续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功能,他们也将继续收集整理家训,特别是吸引广大市民共同参与,把散落在每个家庭的中华文化精神聚集起来。

     

        (本报贵阳1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吕 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