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笔】
北京传统庙会的恢复始于1985年。当时,一群热爱传统的人们在地坛公园成功地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第一届春节庙会。见到火爆的场景与丰厚的经济回报,白云观、龙潭湖、红螺寺、厂甸、朝阳公园等也纷纷跟进。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庙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便是诸庙会缺乏个性,往往是看过一个,不想其余。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火爆的庙会就会在人们失望的目光中渐行渐远。
为什么历史上的传统庙会并无同质化问题?为什么同质化会成为现在庙会的问题?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历史上,传统庙会个性的形成,首先与这些庙会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如北京厂甸庙会地处宣南,是古代文人举子进京赶考的落脚地。这里的庙会自然以销售笔墨纸砚、图书典籍、文人字画为主;护国寺位居北京城市中心,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著名的古董市场,故这里的庙会以销售古董珠宝为主。不用说重新打造,就是想改造这些传统都会十分困难。当前,庙会之所以缺少特色,原因即在于庙会组织者缺少对自身庙会特色的挖掘。近年来,一些庙会虽然也意识到了特色的重要,有的甚至还有意识地打造出一些所谓的“新特色”——如朝阳公园打造的洋庙会,龙潭湖公园打造的体育庙会等,但是,绝大多数庙会在历史上形成的自身特色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掘延续。
历史上中国传统庙会个性的形成,还与他们所祭神灵的不同密切相关。例如河南淮阳人祖会,所祭拜的是伏羲、女娲,其仪式以祭祖为主。各地庙会的个性成就了庙会文化的多样性。祭祀始终是所有庙会最重要的文化主题。岳飞、文天祥庙会激发了我们对民族英雄的尊重;华佗、鲁班、蔡伦庙会激发起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科技创造精神的尊重。总之,中国的庙会要想从同质化怪圈儿走出,一要摸清传统庙会文化个性生成的原因并努力还原;二要“还俗于民”。只有这样,传统庙会才会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色彩与欣欣向荣的活力。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