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光】
通常很少有人把秦腔跟电影大片相提并论。可看完秦腔《家园》后,很多观众惊呼“像看了一部电影大片”。这部由陕西省文化厅出品,渭南市秦腔剧团创排,澄城县剧团、户县群星剧团等参与创作的秦腔现代戏,今年1月首次登上首都舞台。它在舞美、音乐、唱腔等方面的大胆革新,意味着秦腔这一古老剧种在现代化创新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舞台在写实与写意之间灵活转换
“轰隆隆——”在一个暴雨如注、电闪雷鸣的夜晚,巨大的山石夹杂着泥土滚落而下。顷刻间,房子消失了,村子被夷平了。《家园》以陕西紫阳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讲述了特大泥石流吞噬了一座村庄后,村民们重建家园的故事。
传统戏曲重在写意,虚拟化是其重要特征。所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就是这种虚拟化的生动写照。舞台上往往一桌两椅就包含了所有道具。
5年前,《家园》刚开始创作时就遇到了“戏曲虚拟性”特征所带来的困难:怎么用虚拟化的方式来表现宏大的泥石流场面?
一番思索后,创作人员决定走一条“写实”的路子。大幕拉开,在灯光制造的“闪电”和音乐合成的“惊雷”中,一堆以假乱真的“石头”从舞台顶部一倾而下,砸向了舞台中间的人群和房子。舞台上,无数水柱倾泻而下,形成一幕水帘。
戏一开场,就用这种写实的大场面,顷刻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从首演至今,很多观众都反映,这部戏有电影大片的感觉,让人感到震撼、真实。剧场最前排的观众离舞台仅有一米之隔,从天而降的“巨石”和“雨水”就在眼前。观众眼看着面前的人被“石头”埋没,“雨水”的水滴也不时溅到前排观众的身上。“那种感觉真的是身临其境。”一位观众这样对记者说。
《家园》在舞美上的“写实”,受到好评的同时,也招来质疑:缺少了虚拟化和写意性,戏曲还是戏曲吗?对此,《家园》导演石玉昆回应说:“我们并非反对戏曲的虚拟和写意,但虚拟和写意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虚和实,无所谓哪个好,哪个不好,最重要的是哪个更适合表现剧情、塑造人物。时代在发展,观众审美在改变,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
多种元素为古老艺术注入全新活力
提起秦腔,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情景:演唱者伸长了脖子,扯起嗓子拼命地嘶吼,同时用木块使劲捶打着地板,发出“崩崩崩”的巨响。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听传统的秦腔,旋律不优美,唱腔也不好听。有时候听了半天,也听不懂到底在唱什么。”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但《家园》编剧屈曌洁认为传统秦腔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家园》提出了大秦腔的概念。在秦腔板腔式韵味不变的前提下,融入了陕西民谣、华阴老腔等艺术元素。“罗罗面面,油馍串串。猪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个福蛋蛋……”这段源自陕西民间歌谣的唱词,在《家园》里多次出现,观众随着哀婉的旋律,仿佛来到了迷蒙秀美的秦岭汉水之滨。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达,为“大秦腔”的探索注入了活力。
内容上,《家园》既跳脱了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老套路,也没有落入现代戏的新窠臼。“这部作品写的是灾后重建,但并未过多着墨于官员如何奉献,群众如何团结等内容,而是将重点放在灾后人民群众心灵的重建和群众对政府信任的重建上。”《家园》艺术总监余青峰说。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正如剧中所述,灾后重建最难的不是资金,不是选址,而是个人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剧中人物的唱词形象地描述了灾区群众自暴自弃的心态。而以市委书记张安民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展开“心灵家园”的重建。最终,灾区群众重新振作起来,“不再负气与天斗,不再画地自作囚”。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多发频发,一些群众心中有怨气、有怒气。要解决矛盾,首先要清除人们心头的雾霾,重建心灵和精神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讲,秦腔《家园》正是当下现实的隐喻。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月11日晚第三次观看《家园》后,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由衷地说:“这个戏真是百看不厌!”
(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