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美国医院配枪之后……

    作者:纳撒尼尔·P·莫里斯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25日 14版)

        【科海观潮】

     

        身在美国各家医院时,你愿意看到持械的保安在过道里来回巡视吗?这是一个日益引起病人关注的问题。如今,武装保安的身影在美国各类医疗机构变得越来越常见。201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有52%的医院为保安人员配备了手枪,还有47%为他们配备了电击枪。与2009年和2011年的类似调查相比,这两个数字出现了大幅度的跃升。

     

        2016年,在《纽约时报》和《美国生活》报道了2015年的阿兰·皮恩枪击案后,这样的趋势开始引起全美国的注意。由于精神病发,皮恩进了休斯敦的一间医院,头脑处于混乱状态的他赤身裸体地跳舞,并跑出了他的病房。护士向保安求助后,据说皮恩殴打了应声赶来的几名保安。他随后遭到了电击枪的电击,接着胸口中弹。

     

        皮恩的命最后还是保住了,但他的遭遇却引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些医院要有武装呢?支持方指出,医院里的暴力事件其实多到超出大家想象。据美国劳动部统计,每年医疗人员都会遭受15000到20000起因职业导致的暴力事件,并因此受伤,需要休养;其中的重伤案例几乎与其他所有行业加在一起的数量不相上下。

     

        我的专业领域是心理健康,这里的临床医师在职场上面对的暴力风险更是要大得多。我们经常需要治疗一些患有精神疾病、吸毒或因其他病症而躁乱不安的病人。我是一名仍在实习期的精神科住院医师,有研究表明,我的同行约有25%~50%都在实习期间遭受过暴力袭击。因此,为医院保安配备枪械,或许并非全无道理可言。

     

        但皮恩枪击案却显示,枪械与病人看护共存,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没有接受过适当培训,不了解如何妥善应对精神病人的保安人员,很容易草率行动,伤害到那些恰恰是要来医院寻求帮助的人。这些枪械还可能落入他人手中。《纽约时报》的那篇报道注意到,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急诊科发生的各类枪击案件中,有23%的涉案凶器都是从保安那里夺下的配枪。在很多州内,都发生过病人从保安身上偷取枪支,逃离医院的事件,为周边的社区带来了恐慌。

     

        有些医院选用的是杀伤力较低的武器,比如电击枪。但是它们的危险程度也不小:电击枪能够导致心搏骤停,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使用电击枪,还会令公众质疑,那些采取电击手段对待病人的医院,医护水准还能高到哪里去?

     

        枪击事件这样的极端情况,或许会让人觉得医院有必要使用枪械保护病人和职工。但是这类事件实在少之又少,也不可预见。比起医院自己的保安,警方人员能够更好地处理此类状况。而且也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拥有武装的医院保安常常能救下人命,或者改善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反倒有许多医界人士开始谴责医疗机构的武装化。2016年夏,美国医学会通过了一项决议,限制枪支和电击枪在医护环境中的使用。一封对2015年皮恩枪击案表达了愤慨之情的请愿书,募集到了数千人的签名,其中大多来自医护工作者。无论医生还是记者,都呼吁对此类风险展开更多的研究。

     

        医院或许可以改用一些非杀伤性的工具,比如辣椒喷雾,或者束缚器具。枪击事件预案则可让医院职工做好准备,应对紧急情况。对于高风险区域,譬如急诊室,有些医疗中心则安装了金属探测器。临床医师可以采用药物手段应对情绪激动的病人,医疗机构已有相关指导方针出台。

     

        2010年,保罗·沃伦·帕杜斯将一支手枪带入了巴尔的摩市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认为母亲未得到医院妥善治疗的他,在狂怒中枪击了一名医生和自己的母亲,然后饮弹自尽。所幸那位医生死里逃生,但帕杜斯和他的母亲却就此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未配枪的医院保安和当地警方控制住现场后,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发布了一条声明,其中有这么一句,颇为意味深长:“医院是,也必须始终是,一处向公众开放的希望与治愈之地。这里不能变成一座全副武装的堡垒。”对此我十分认同。(纳撒尼尔·P·莫里斯,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科住院医师) (由《环球科学》杂志社供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