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春回八闽。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令人不禁憧憬诗与远方。在中央的决策部署下,福建全省上下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目标,全面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出新招、谋新路,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新气象新态势:福建首条地铁试运营、国内首个单层石墨烯量产基地落户厦门、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发出大“红包”……喜讯频传,如新芽破土。放眼八闽大地,“新”意浓浓,春意盎然。
新目标:全力再上新台阶
“突出产业升级,突出项目带动,突出改革攻坚,突出民生保障。”2016年12月23日,福建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尤权在讲话中为2017年全省经济工作定下“四个突出”的基调,号召全省上下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推进福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福建加快打造产业升级版,一批新兴产业在这里逐渐聚集:总规模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落户福建晋江,吹响当地进军“中国芯”的冲锋号;京东方、云度新能源汽车、申华新材料等重大新兴产业龙头发力,带动产业链上延下伸。据估算,今后几年,福建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达17.5%,到2020年预计实现规模翻番。
好项目就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1月1日,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一期)项目在马尾奠基,为当地新一年打造物联网产业园打响“头炮”。同时,福建瞄准补短板项目,聚焦城乡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事业,深挖投资潜力。全省已策划22个补短板工程,加大PPP模式力度,在项目实施主体、资金筹集、项目推进机制上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福建为经济发展谋新路、开新局,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借鉴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等方面,持续取得实效。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2017年,福建再定下8.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以期为“再上新台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新气象:“一马当先”比作为
福州开展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各攻坚小组“一马当先”比作为,使城市面貌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改善:治堵打出组合拳,福州交通拥堵全国排名急降十几位;治水吹响集结号,黑臭内河如今鸟语花香;地铁建设惊艳提速,拆迁户提前回迁新房……
态度更坚决一点、行动更快一点。新春的八闽大地,广大干部群众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号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到处是紧张有序的建设氛围。岁末年初,福清市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配套项目启动,打响“攻坚2017”第一炮;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成功引进国内数据中心巨头——盘古数据,合作打造华东南最大的数据中心;总投资近20亿元的南安九牧智能制造项目开工,到2020年可望实现百亿元销售目标;位于泉州的全国首个HDT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项目开工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福建各地集中力量抓项目落地、促有效投资,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1月6日起,有福之州的市民,又多了一个感受幸福的地方:福州地铁1号线于当天正式开通试运营。1月10日,由海峡都市报等举办的“马真”故事评选揭晓,经334万读者、网友投票参与,福州地铁提前开通等十个“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马真”故事入选。“一马当先”比作为,这样的新态势、新气象,正在成为每个福建人的切身体会。
新突破:改革开放忙攻坚
2016年12月25日起,第四批福建自贸试验区20项改革创新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新年伊始,福建商事制度改革发出大“红包”,当地工商部门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全面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负担,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行政服务中心里,前来办理企业登记注册的陈登翰3小时内就领到“三证合一”的商事主体营业执照、公章及相关材料。作为福建改革“试验田”,自挂牌至今一年多时间,福建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5万多户,注册资本超1万亿元,新增合同外资近百亿美元。据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自贸试验区内94%的企业有意增资扩产。
“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尤权表示,在深化改革上,一定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福建正大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海丝”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福建省省长于伟国提出,2017年,全省每个季度将公布一次“放管服”改革措施,省直各部门80%以上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省市县乡四级责权清单全部入驻网上办事大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迎着2017年的曙光,这些承诺有力而温暖,真正鼓了市场的劲,暖了群众的心。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