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临近,农村结婚办喜事的不少,互相攀比、奢侈浪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针对这种现象,河南省濮阳市专门出台文件,对红白事标准进行指导规范,倡导红白事简办,树文明乡风。
在各地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风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订婚时的“万里挑一”(10001元)、结婚前的“一动不动”(指汽车和新房)、结婚时的六六大顺(66000元)、九九归一(99000元),还有“三斤三两”(100元面值钞票重量,约13万多元)、万紫千红一点绿(5元面值的钞票1万张、百元的1000张、50元的600张),互相攀比的彩礼陋习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农民的头上。结婚办喜事成了“痛苦的甜蜜”,高兴一时,还债一生。两颗真心、一枚戒指就能办好的喜事,却要搞得倾家荡产、眼泪纷飞,积累了矛盾。
个人构成社会,小家连着国家。婚丧嫁娶是个人和家庭的事,但并非小事。2016年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崇简戒奢,人人响应,人人参与,方可久久为功。俭以养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都需要传承和弘扬。只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抵制高额的结婚彩礼,不支持、不参与奢华的婚礼,就会汇聚起强大的道德和舆论力量,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出台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相关意见,顺应了农村实情,发挥了纠风正气的作用,对于促进简朴文明乡风的逐渐形成,无疑是一种正能量。引导社风民意,摒弃彩礼陋习,做到喜事简办、新办,打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风清气正的农村文化环境,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施: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教育熏陶,“村两委”指导下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文明乡风建设进校园、网络移风易俗等活动,倡导树立“不要房、不要车,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创业观。
时下喜事正多,是该和高价彩礼的结婚陋习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