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

    执法司法为民看得见摸得着

    ——回眸2016年法治带给老百姓的获得感

    作者:本报记者 殷泓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2日 04版)

        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合力惩治“老赖”破解执行难、增设巡回法庭深化司法改革……2016年,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各级政法机关知难而进、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大部分司法改革任务,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多实招

     

        “尊敬的王×旅客您好,很抱歉地通知:您预订的航班因飞机检测故障行程已被取消,收到短信通知请及时联系本次航班客服专线:×××××××办理退票或改签,以免耽误您的行程。”

     

        日前,广东佛山市民王小姐接到上面这样一条短信,不到两秒,她又接到了另一条短信:“天盾——佛山反诈骗中心为您拦截一个短信,疑似票务改签诈骗,切勿轻信400、固话、手机等客服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通过官方渠道确认。谨防诈骗。”

     

        看到这个,王小姐一下子警惕了起来:“骗子发来的短信里姓名、航班信息都准确,我差点就信以为真了,多亏装了公安局的APP。”

     

        长期以来,电信网络诈骗令人深恶痛绝。2016年,我国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空前,一批实实在在的措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避免了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中。

     

        201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其中明确提出,电信企业要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确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电话实名率达到96%,年底前达到100%。

     

        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3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2万人,同比均成倍增长,打掉一批境外犯罪窝点。此外,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第一批21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后,2016年11月,两部门再出重拳,联合下发通知挂牌督办第二批41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法院牵头多部门共同惩治“老赖”

     

        2016年12月21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人民法院收到一名“老赖”交来的57万元农民工工资。此前,该“老赖”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判刑1年、缓刑两年。

     

        这样的情形,在2016年随处可见,让曾经饱受“打赢官司却拿不到钱”之苦的当事人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司法白条”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司法权威。明明具备偿还能力却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借助假离婚、假合同转移财产,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制造资不抵债的表象,通过各种手段干扰、阻碍执行……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抗拒执行一直是执行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6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郑重承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最大限度挤压“老赖”活动空间。

     

        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和信用惩戒合作,治“老赖”由1家单干变为45部门联手,55项新招“亮剑”,构建了让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大格局。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介绍,截至目前,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589万例,共限制730多万人次购买机票、190多万人次购买火车票;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6.7万余人。

     

        这些措施产生了极大威慑力,58万余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批长期难以执行的案件得以顺利执结。还有很多被执行人迫于联合惩戒制度的强大威慑力,提前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有效缓解了执行难,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家门口的最高法院”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曾经,为了将一纸诉状递到最高人民法院,不少当事人费尽周折、苦不堪言。改变源自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相继成立,积极开展巡回接访、巡回开庭、巡回阅卷、巡回询问等各项巡回审判工作,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院”。

     

        “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本判决为终审判决。”2016年12月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案再审公开宣判。担任本案审判长的是最高法审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庭庭长、大法官胡云腾。

     

        以胡云腾为审判长的合议庭,为查明聂树斌案真相,先后5次约谈了聂树斌家属及其代理律师,听取意见;赶赴河北石家庄西郊,对案发现场、被害人上下班路线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询问了当年的办案人员、相关证人,到看守所提审了另一位嫌疑人王书金。

     

        这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2016年办理的案件之一。截至2016年11月底,两个巡回法庭共收案4445件,结案3948件,接待来访7.2万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司法改革“试验田”“排头兵”作用,基本实现了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改革初衷,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

     

        现在,“家门口的最高法院”已经覆盖我国六大区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徐家新指出,设立巡回法庭,进一步拉近了最高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在空间上的距离,减轻了人民群众诉累,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获得最高人民法院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也让更多的法官实地了解社情民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审判工作,更好地通过办理每一个司法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 殷泓)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