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1日 星期三

    天地为幕 山谷和音

    ——听国交“龙声华韵——哈尼交响”音乐会

    作者:陈乾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1日 12版)

        依山而居,梯田相连;以田为渠,长流不息。那里天地为幕,山谷和音,那里有从田间飘出的乐音。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云南红河创作成果展演哈尼系列音乐会之二“龙声华韵——哈尼交响”音乐会,近日在北京音乐厅首演。

        这是中国交响乐团红河州创作实践基地于云南元阳县哈尼小镇挂牌后的第二次创作成果展演,也是继2016年1月23日由中国交响乐团于北京国家大剧院奏响的《哈尼交响·欢乐新春》之后的又一台哈尼系列新创作品音乐会。作为以同样的音乐背景激发出来的、略带命题色彩的新作品音乐会,“龙声华韵——哈尼交响”的亮相无疑为首都2016年末的交响乐舞台送来了一股带有泥土般芬芳的清新暖流。音乐会由邵恩执棒国家交响乐团,完成了六首委约新作品的首演。六首作品分别是:黄荟的交响序曲《祀》、谢文辉创作的《拥有翅膀的她》、李劭晟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云南歌》、杨帆的交响素描《木雀舞》、黄凯然的交响音画《云间》、张朝的管弦乐组曲《山之舞三首》。关峡创作的小提琴与乐队《彝》经过修改加工后也一起演出。

        这是一场给青年作曲家的“命题”音乐写作。六首作品均来自于相同的创作对象——云南红河。从题材上来看,作品涉及少数民族、自然风光和儿童题材;就体裁而言,六首新作有纯管弦乐队的交响序曲、交响素描、音画和组曲,也有为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带协奏性质的作品。交响序曲《祀》跳脱了对当地民歌或古乐的旋律再加工模式,通过对地域性音乐元素特征的掌握,融合到音乐风格的写作中去,使之成为一首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云南味道十足的作品;《拥有翅膀的她》巧妙地选用了类似儿童奔跑跳跃的节奏动机贯穿全曲,还在乐曲中段加入了实地采录的孩子们演唱的哈尼族儿歌音频,匠心独特;《云南歌》是全场最具现代创作手法的作品,三个乐章分别由使用微分音描画山间景色到回归调性音乐的古典手法再到爵士风格,以三种完全不同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独具新意;《木雀舞》取材自哈尼族古老祭祀舞蹈《木雀舞》的音乐动机进行配器,并做多声部音乐语言上的丰富变化,形象地描写出鸟的神态、动作等场面;《云间》以极具印象派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小镇日常生活的图画;《山之舞三首》不同于其上述曲目采用的单独取材哈尼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手法,作曲家分别以彝族罗作舞、滇西傈僳与滇南阿哲风格混合、滇西藏族音乐诠释“高山”“远山”“雪山”三首舞曲,丰富饱满;《彝》以彝族山歌为素材构成特有的和声,以单主题变奏手法勾勒出浓郁的地域风情,生机勃勃。

        整场音乐会旋律优美、可听性强,既有视觉听觉上酣畅淋漓的、“炫技”般的“过瘾”桥段,也有沉静内敛的“走心”段落。作曲家们通过对民俗、美景、乡土和乡音的描画,为听众展示了哈尼族这一地域偏远、环境封闭的古老族群与哀牢山区自然生态浑然一体、相依相存、和谐共生的互动关系。音乐会现场为我们呈现了交响乐队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乐队音响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以及乐队与指挥之间的协作与融合,担任独奏的朱丹和董霏霏,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说新世纪的音乐创作是一种历经试验、创新、破坏与重建的过程。因此,当“新潮”作曲家们用一场场音乐会展现其以现代作曲技法改造、转化民族音乐元素所进行的并不“悦耳”的音响实验,并为此陶醉时;当创新变为创作的终极目的,而非探索手段时;新的音色、复杂的节奏、“逆耳”的旋律或者“莫名其妙”的标题和构思等,都向我们问询着“什么是有价值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爱乐人”将音乐的评价标准设定为能否引发情感的共鸣。尤其对于“如歌旋律至上”的中国听众而言,一部旋律“不入耳”的作品,纵然赋予其深刻的立意和演奏上近似于完美的炫技呈现,也无法留住听众。因此,对于交响乐这般西方舶来的艺术门类,在创作中借鉴和学习的方向应是其逻辑起点,而非结果。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诉求与追寻正逐渐走入更多作曲家的视域中。这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成果演出,全面加深了当下中国交响乐创作已从重点“学习”与“吸纳”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逐渐转向“反思”和“整合”。这种转变凸显了作曲家创作上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的创新与融合观念正在逐步建立。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具备丰富田野考察经验的作曲家们在创作中更重视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针对这种创作模式,听众给予了最热情的反馈与拥护。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