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9日电(记者张胜、王斯敏、贾宇)2017年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节点,也将是中国外交精彩的一年。中国智库如何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怎样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对此作出深入探讨。数十位国际关系等领域智库专家聚首论道,分享在全球议程设置、影响国际舆论、开展公共外交等方面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也,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实质性增加,要求智库群体加强联动、沟通协作,提升中国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光明日报总编辑杜飞进就“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智库职责’”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智库已成为全球治理中优势突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距“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还有很大差距,应从准确研判做好咨政建言、积极投身加强公共外交、建章立制开展合作研究等方面着手改进。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蓝迪智库理事长赵白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外交部原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等专家在发言中指出,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智库需要广泛参与全球事务,积极宣讲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通过与国外智库的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层面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入研究。同时,要加强国际性人才培养服务。智库要秉持“四个自信”,真正总结出中国经验的精髓;要用虚怀若谷的心态研究、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论坛下设“全球治理与智库建设”“新型智库与国家形象”“智库文化与国家战略”三个分论坛。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在论坛上联合发布《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调研评估报告》。报告以双方研发的“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名单为基础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要有国际布局意识、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打造世界智库原创性思想的首发平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领衔完成的《中国智库透明度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编写的《人民币为什么行》智库报告同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