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9日 星期一

    从“技术俯视”到“精神仰视”

    ——关于纪录片《钱塘江》

    作者:范志忠 林玮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9日 12版)

        中国叙事的纪实影像,必须在宏大叙事与国际表达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中国纪录片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的关键。近日登陆央视一套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钱塘江》将中国故事嵌入国际传播的语境之中,在叙事美学上讲求微观个体与宏观价值的相互契合,在视觉技术上努力实现影像与内容的对位统一,从艺术和技术层面实现了创新性实践。

        《钱塘江》共五集,每集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譬如,第一集“等潮来”以“钱塘江大潮”这举世闻名的奇观开篇,通过叙述摄影师杨利斌数十年来追潮、拍潮的故事,把钱江两岸的“人”及其生活推上叙事的前台。有人认为,这种“讲故事”的纪实影像虽然避免过度阐释,但却因此而削弱了论述说理的逻辑性。《钱塘江》的创作经验表明,如果能够在“故事”中注入对时代变迁的历史关怀、对百姓生活的人文关怀,不但符合国际传播的要求,其说理能力也远胜过长篇大论的旁白。片中,无论是漂在横店做群众演员的郝东、在义乌处理涉外纠纷的约旦商人穆罕奈德,还是养了六千只大雁的方六平,他们都在这条河的两岸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钱塘江,更是江中人、江畔人的情感,是他们生活背后所体现的“兴味蕴藉”,是他们化害为利的生存智慧。这样,“钱江潮”就不再仅是天体造成的引潮力,而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约定”。该片用一个个小人物的生存图景,把这份“约定”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用故事把钱江人因一条江而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关联展现出来,进而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时代风貌。

        纪录片是动态视觉艺术,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钱塘江》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来营造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增加叙事内容的张力。这突出表现在《钱塘江》的拍摄大量使用航拍飞行器,全程均为4K高清摄影上。前者可称为“技术俯视”,即通过高空拍摄,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审美错觉。可是,整部纪录片的叙事内容仍是以讲述一个个具体、微观的生活故事为主体,这就构成了叙事内容与视觉效果之间的对立关系——视觉效果要尽量超越日常生活,而叙事内容却又平行乃至纠缠于日常之中。在视觉效果上,《钱塘江》使用高清摄影,让观者清晰明了地“看见”生活,塑造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热情的钱江人群像。这样在视觉上清晰与在心理感受上模糊的处理方法,使观者产生一种“精神仰视”的审美体验。

        此二者当然是依托技术进步而得以实现的视觉效果,但是就其艺术性而言,却是古老的“反映论”与“表现论”之张力在当代影像之中的显现。《钱塘江》的创作人员多是“有意而为之”的。他们通过设置视觉上的反差,来实现特殊艺术效果的传递。比如每集开头都采用基本统一的动画形式,模拟镜头在钱塘江上穿梭的场景,综合使用拉、移、升、降、摇和俯拍等手法,在极富节奏感的运动中过渡到片名画面。这种非纪实、非生活画面的嵌入,与纪录片中的纪实内容形成对比和映衬,使作品更富有灵动、活跃的现代气质。此外,作品还在视觉编辑上采取短故事、快剪辑的表达形式,以及6至8分钟一个故事的纪录片国际传播惯例,用五集的篇幅,将钱塘江的潮水、历史、自然、人文与梦想一一贯穿,契合了现代受众的观赏趣味。

        《钱塘江》是一部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纪录片。通过作品,创作者讲述了一条河的流向与历史,讲述了河与河的两岸正在发生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为中国宏大叙事的纪实影像表达提供了一点经验。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