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

    辽宁省盖州市东城学校松树底分校

    用传统文化滋润学生心田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8日 06版)

        辽宁省盖州市东城学校松树底分校是辽宁营口的一所偏僻农村校,本村学苗仅有21人,却吸引来了市内跨学区学苗148人、省内跨学区学苗16人,以及来自黑龙江、吉林等地学苗7人,甚至有一些城里家长在村子里租房陪孩子读书。

     

        城里家长为啥送孩子来村里读书?日前,在松树底村一座普通的民房前,来村里陪读的营口市鲅鱼圈区市民范陆告诉记者:“这里培养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从小就知道疼父母。”

     

        “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现在许多学校都把‘德’和‘智’的顺序颠倒了。”54岁的松树底分校校长杨志喜说,“2010年以来,松树底分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途径,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

     

        杨志喜原来是东城学校的教导主任,2010年9月被派到松树底分校做校长。来时他下定决心,在抓好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着重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他在严格遵循国家九年一贯制学校课时计划,开齐上好所规定学科的同时,利用地方校本课、班队晨会和思想品德课的机会,开设国学课,通过教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灌输正能量,培养好习惯。

     

        一开始,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一致理解。在“一张卷纸定终身”的情况下,一些老师和家长害怕抓德育影响孩子成绩。然而经过一段尝试,看到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和家长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懂事”是社会各界对这个学校学生的一致评价。一个小女孩放学时自行车车胎瘪了,6个小男孩抬着自行车把女孩送回家;一个学生家庭十分困难,6个学生到街上捡了一天废品,卖了17元钱帮助他;来自吉林的学生李明航,从小父母离异,故性格孤僻,有逆反心理。通过一年多学习熏陶,他慢慢扭转了对父母的抵触情绪,学会了尊敬父母、理解父母。

     

        谈到孩子们为什么这么懂事,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提到老师。“老师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率先垂范,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家长范陆对记者说,“孩子们从老师身上学到的,比在书本上学到的还要多。”(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 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