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8日 星期日

    冰天雪地入画来

    作者:本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田呢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8日 09版)
    春归塞北(中国画) 于志学
    冰城印象(中国画) 高宏
    雪域雄魂(中国画) 杨东平
    暖冬(中国画)孙秉臣
    银装(中国画)于晓龙
    桃江雪韵(中国画) 于德成
    相依(中国画)刘彩霞
    塞北风光(中国画) 吴 磊
    老城初雪(中国画) 姜恩莉
    雪满山中高士卧(中国画) 李成林

        【艺境观象】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雪花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走来,轻盈、舒缓,悄悄然从遥远的天际飘落,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霎时间,将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空濛的山林积雪皑皑,河里冻上了冰。长长的冰柱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雾。一切仿佛都静了下来,虽然含蓄,这其中却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雪景是大自然的杰作,而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千载依然的纯净与高洁,使得雪景画成为众人描绘的题材。

     

        中国古代雪景画源头久远,多涉及山水、花鸟和人物等题材,描绘的意境多为空疏淡泊、宁静壮阔,传达出作者的心境与人格追求。历代画家对雪景的画法都有精深研究,“计白当黑”一直为中国画所推崇,画面的成败取决于对“白”的处理,而“留白法”理所当然成为雪景的表现手法之一。传王维之作《雪溪图》中,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衬两岸之白雪。传范宽之作《雪景寒林图》在皴擦烘染时,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用烘染法强调雪意。而敷粉法主要呈现静态的雪,王诜的传世之作《渔村小雪图》便是敷粉法的具体应用,画面以白粉为雪,树头和芦苇及山顶、沙脚微染金粉,雪后初晴的明媚阳光跃然纸上。宋代李迪的《雪树寒禽图》、元代张渥的《雪夜访戴图》即为雪景画中花鸟、人物描绘突出的经典之作。

     

        20世纪70年代,成长于白山黑水间的于志学秉承“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理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爬冰卧雪,九死一生,以独特的矾墨语言和技法,开辟了中国画表现技法的新境界,提出“墨有韵、白有光”的中国水墨画审美内涵,不仅描绘雪,还能描绘晶莹剔透的冰的世界,创立了冰雪山水画独特的画法体系。在于志学的冰雪画中,凛冽而静谧的冰与雪也充溢着生命的灵动喜悦与脉脉温情。

     

        冰雪山水画无论从艺术理论到创作技法都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独到之处是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而其主要绘画技法又各具特色:雪皴法在研究雪的痕迹过程中产生,主要用于体现暗影和虚实处;泼白法作为冰雪山水画“用墨即用白”的主要方法,用来展现平坦的雪原和大面积积雪;重叠法则根据所画的物象决定用笔采用中锋、倒锋或是侧锋;滴白法是根据自然界中的冰柱、冰凌在早春融化时流淌的状貌,创造出的一种再现冰雪物象消融的技法;排笔法适合描画雪山和冰川;而光栅法是冰雪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它是在强化水痕线的基础上,呈现出冰雪物象的光感以及用来烘托景物光感的技法。这些独特的绘画技法将中国传统的用笔、用墨和宣纸等材料的表现境界进一步拓展,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阐发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

     

        目前,冰雪画不仅局限于山水题材,还发展出冰雪人物、冰雪花鸟等内容,创作队伍不断壮大,遍布全国。各地区画家面对不同的自然冰雪景观,在作品构架、造型及笔墨和韵味的追求上各具特色。有的画家把冰雪山水画的用矾技法拓展到人物绘画上,力图体现出人文情怀;有的画家把冰雪山水画技法融入传统绘画之中,将传统的文脉与冰雪的笔墨相衔接;还有的画家则用一景一物刻画城市冰雪风光,传达出城市的内蕴气质。无论作者来自何方,创作以何种形式体现,冰天雪地入画来,他们所描绘的都是独特的冰雪世界和冰雪精神,以冰雪景致观照万千,托物而言志,呈现出自然之上的精神超越。(本报记者 赵洪波 张士英 田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