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
生活中,遇到有人生病,大家往往都会问“吃药了吗”,好像病了就要吃药,吃药病就会好。事实上,人的病是无穷无尽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药并不是唯一选择。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篇文章叫《异法方宜论》,文中这样写道:“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硚。故导引按硚者,宜从中央出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东南西北中,各个方位的人,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一样,得的病也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治病方法,东方为砭石,西方是药物,北方是艾灸,南方是九针,而中原地带则是导引按硚。也就是说,治病也要因地制宜、因病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文中还有一句总结性话语:“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掌握不同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运用。
很多人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扁鹊见到蔡桓公时,发现他的身体潜藏着疾病,让他治疗,但蔡桓公不听,到最后,扁鹊见到蔡桓公就躲开了。蔡桓公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躲着自己,扁鹊说,最开始的时候,病只在皮表层,用热水焐就可以治好,后来疾病发展到肌肉,用针灸也能治好,病邪进入肠胃,汤药也能治好,但发展到骨髓,已经回天乏术。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扁鹊在治病的时候,也不只是用药,他会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