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知识分子,自然和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古人劝学诗里说“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对于读书人来说,确实如此。当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我们说妙笔生花;当一件事记录得真实,我们赞秉笔直书;当一个读书人不断学习不断创作,我们称笔耕不辍;当某篇文章很有气势,我们则感叹笔力雄浑,用韩愈的话更是“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可以说,数千年来,笔是读书人的伴侣,是读书人的象征,是读书人的一切。
因为文人和笔的美妙结合,我们今天才能吟诵唐宋诗人那么多妙手偶得的佳句,才能欣赏到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石头记》的畅快犀利,才能手捧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陈寅恪《读史札记》而为其中的真知灼见拍案叫绝,才能站在钱钟书八十三本中文笔记手稿、陈景润一麻袋一麻袋的草稿纸前感叹学问的浩瀚无涯。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千千万万的学生、老师、学者享受到了电脑科技的便利,但同时也让一代读书人患上了多媒体依赖症。没有了幻灯片不再会讲演授课,没有了电子资源库不再会查阅资料,没有了搜索引擎无法写出论文,没有了手机或kindle就不会再想到阅读,课堂写笔记成为越发稀见的“濒危”行为,甚至提起笔来就生疏忘字,连那捧书的姿势都不再自如自在。与此相应的是,书店、图书馆只有在多业态发展中寻求生存之道。
笔和笔记的时代,似乎正在被时代抛弃,但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中,总是有一些值得继承和怀念的东西。
微信朋友圈里不时能看到一个帖子,帖子的主体是一份字迹端正整洁,内容紧凑凝练,病情叙述翔实精准、重点突出的病历,与如今医生的“天书style”大相径庭。这份一共五页,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两相对照一丝不苟的病历,是由70年前我国妇产科泰斗林巧稚所书写的。
今天互联网电子化的时代,要重返过去“笔如刀”的时代已然不再可能,但是笔记的传统和笔记的精神仍然值得继承和学习。
笔记的背后,是不断学习的精神。《论语》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笔记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日积月累的过程。当前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即使不如唐人李贺一样随身带一诗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或者新中国成立之后流行一时的“卡片法”,但处处留心皆学问,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精神依然很有必要。
笔记的背后,是一丝不苟的态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诗人的不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是小说家的不苟;顾炎武谓其《日知录》“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这是学问家的不苟;陈景润为了论证哥德巴赫猜想四年写了六麻袋草稿纸,这是科学家的不苟。如何用笔,代表的是一种人格和态度,下笔之后,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苟与不苟,高下可见,任何时代任何载体都如此。
笔记的背后,是创新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记是一个边学习边思考边创新的过程。读一本书时,拿起笔来写个心有所感的眉批;看到一段精彩的文字时,拿起笔来做一段畅快淋漓的摘抄;思考某个复杂的问题时,拿起笔来画个辅助思维的结构图。笔记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永远是一个创新大于复刻的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这是笔记的魅力。
古人常有写日记,记功过格的习惯,日有所记,日有所省,笔记也是一个修身修德的过程。今天的读书人,可能笔记不可避免地要比以前少了,甚至以后连笔也越来越少见,但是中华文化传下来的笔记的精神和不苟的态度,依然值得在任何时代予以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