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贫富差距成为美国的治理难题

    作者:任琳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3日 10版)

        【特别关注】

     

        在某种程度上,贫富差距问题影响了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美国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少机构都做了估算。各家给出的数据几乎一致,在美国社会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拥有占人口90%的家庭的财富总量。美银美林的数据显示,过去的30年间,占人口比重90%的美国底层家庭获得的财富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而相反,占人口比重仅0.1%的最富有家庭的财富占比却在不断攀升。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究竟什么导致了如此之大的收入差距?有人将之归咎为全球化,经济要素的全球流动,致使资源和财富再分配。新兴经济体国家异军突起,传统老牌欧美经济强国不再享有竞争优势。全球化一方面造成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另一方面,也带来欧美国家内部收入分配的“极值化”:高收入者收入更高,低收入者收入持续降低。因此,在美国大选期间,我们听到了中低收入者对全球化的诟病,希望改变收入差距不断被拉大的现状。

     

        然而,仅仅将收入差距归咎为全球化的冲击,未免过于偏颇。其中大选政治的因素也非常明显。从客观上分析,导致美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通过一一细数收入差距产生的诸多原因,我们也看得到贫富差距将很难在短时间解决,并将成为美国在很长时期内积重难返的治理难题。

     

        第一,全球经济长期低增长在客观上就可能带来收入差距,未来特朗普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主要经济体需求不足,贸易低迷,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不足。同时,全球需求不足也阻碍了中产阶级收入的增加,无形地拉大了收入差距。虽然美国经济略有回温,但放眼全球经济形势,风险增加、治理规则的有效性与包容性欠缺、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性,特朗普想要弥补收入鸿沟的外部经济环境并不具备。加之美国本土经济、政府重视不足等因素,都导致普通劳动者无法扭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

     

        第二,减税政策可能成为进一步助长收入不平等的元凶。长期以来,抑制经济不景气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减税政策)一般会进一步增加贫富差距。后里根时代的大型减税措施就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诟病,他们认为减少税收实际上是加剧不平等的元凶。虽然,减税作为经济复兴计划的核心手段,被里根及其后续政府所采纳,但实际上,收入越高的群体从降税举措中的收益越大,甚至发生了对最富有群体减税,而对占比90%的不富有家庭增税的现象。如今,特朗普主张的减税政策,很有可能在表面上兼顾简单公平与抑制经济衰退的双重功效,但实际上再次重复后里根时代减税政策,偏袒占人口0.1%的少数富裕群体。

     

        第三,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也逐渐淘汰了传统劳工,逐步带来收入差距上的“马太效应”。随着先进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普及,生产过程趋于智能化。能够继续留在该行业中的劳工需要具备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需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现代化、自动化工厂里的劳动者门槛大大提高了。跨过这道门槛的高级技工的收入不断抬高,而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差、未经专业培训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可见,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进步加大了对复杂劳工的需求,也带来了普通工人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量相应萎缩,这必然导致一大批普通劳动工人成为过剩劳动力,从而增加失业率。勉强留下的劳动者们也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工资水平。目前美国社会的第三产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就业,但是其平均收入水平还相当低。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做不到收入结构的再分配,或是对产业结构与报酬的再调整,很难摆脱技术进步带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马太效应”。

     

        第四,种族歧视等深层社会问题仍是治理收入不平等的桎梏。美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也深刻影响着贫富差距鸿沟的形成。比如种族歧视问题,虽说美国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鲜有歧视性条款,但种族歧视却深深存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美国黑人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大大低于白人,黑人的就业明显集中在低收入领域。教育和分工的种族差异带来深刻的社会问题,具体到几乎固化的种族间收入差距上,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如果无法根除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它们仍将成为诱发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性因素。

     

        最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打出的诸多口号和政策获得不少草根支持,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社会内部对全球化、对收入差距的反应,也是美国经济社会长期积累问题的放大。但是,如果静下来仔细推敲,美国贫富差距等经济社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而且,不少政策显然不是理性应对的最优政策选择。例如,特朗普提出限制移民的政策,很容易激化已有的种族矛盾、社会阶层矛盾,与解决亟须缓解阶层冲突、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现实诉求背道而驰。此外,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虽说是想仿照“里根大范围减税”的范本,进而抑制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但最终的结果很容易走到再次扩大收入差距的历史老路;再如,像英国选择脱欧来“躲避”全球化的“负面溢出效应”一样,特朗普声称贸易保护、打造“美国制造”、看紧边界避免外来劳工等行为,反而可能会增加中产阶级的负担,不利于弥合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之鸿沟。长远来看,只有改善经济状况、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促进创新、有效地进行收入再分配,才是治理贫富差距鸿沟标本兼顾的良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