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靳晓燕)29日早上5点,师生们回到北京,疲倦的面庞难掩兴奋。
“10,9,8,7……最后时刻,紧张、激动。”作为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电源组的一员,高二学生沈舒朗回忆。4月24日,当学校启动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研制活动时,她还在想:“我们真的能造卫星吗?”
不仅造出了卫星,而且还上天了。卫星计划在轨运行180天,期间将进行对地拍摄、无线电通讯、音频传输和快速离轨实验。
八一学校教师李锐介绍,这颗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研制制作,主导载荷设计,并独立飞行在外太空的小卫星。这个项目源起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与八一学校副校长朱凯一次关于航天科普的对话,说到以色列中学生参与卫星研制,两人感慨:“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来做这件事情呢?”
于是,该项目于4月24日“中国航天日”这一天启动。
师生们不会忘记团队的誓词:传承聂帅遗志,发扬航天精神!我们宣誓:踏实求学,努力钻研,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师生们不会忘记那段日子:走进各个科研单位,近距离接触形态功能各异的卫星,学习卫星研制和应用的工程体系。他们动手制作八木天线接收过轨卫星的信标信号,使用轨道分析及结构CAD软件、激光切割等设备完成了卫星结构设计制作、机械制图、对Arduino星务板编程、电路焊接等工作,分组合作制作完成五组功能模拟星。组员们提出的卫星自动离轨实验、磁单极子检测实验、VR对地观测等载荷得到了航天专家极高的评价。
经历不曾经历的,组员们明白了什么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夜以继日。
一次次连续实验、讨论持续到深夜;用STK软件模拟卫星在轨,完成大量离轨数据计算……他们深入学习、大量实验,全程参与电性星研制的各个环节与实验,并根据硬件环境,确定了这颗小卫星的有效载荷。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组员朱思宇、任健达、李伯超远在新疆喀什,用文字记下了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
“12月28日13时,我们在喀什的地面站接收到了来自‘八一·少年行’卫星的下行遥测信号。”
“这一切都在电光火石之间,显示解调的程序突然变成了两块,这意味着已经收到信号。但我们都不敢放松,直到界面上的帧数变成了19并停顿了一会。老师借此机会赶紧向卫星发送上行参数。成功了,我们拥抱在一起庆祝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想起总书记的回信,师生们仍激动不已。是的,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谈起今后,朱凯介绍,学校的天地一体化创客实验室正在完善。实验室除了地面站之外,还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测试试验设备,比如载荷制作设施、高温环境模拟装备等。此外,学校还将联合国内其他中学,进一步进行卫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