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风起云涌的2016年

    时代之变考验智慧与勇气

    作者:袁鹏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30日 12版)

        【特别关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又不会简单地重复。1989年11月9日和2016年11月9日,都是11月9日,却记载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瞬间。前一个11月9日是柏林墙坍塌,预示着冷战即将结束。此后仅仅两年,苏联解体,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西方高呼“历史已经终结”。后一个11月9日是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这一天,几家欢喜多家愁。2016年的国际形势只有放在这两个11月9日之间27年的历史坐标上,才看得稍微清楚些。

     

    悬念:西方往何处去

     

        这27年间,世界发生了1991年苏联解体、2001年“911事件”、2008年“金融海啸”等特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包括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内的无数个大中小型国际事件。其中一条主线,即是西方社会由曾经“赢得冷战”的不可一世和自信满满,转向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然后遭遇一个个重大挑战或危机,以至到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胜选连番上演,一场深层次、结构性的政治、社会危机终于爆发。

     

        特朗普的当选,令全世界多不知所措,西方人似乎更加忐忑不安,联系到此前的英国“脱欧”公投成功和此后的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西方往何处去”突然间成为当今最大的悬念。所谓“祸不单行”,在大战略方向迷失的同时,2016年,从年初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到年中法国尼斯再到年底德国柏林,恐怖袭击好比蚂蟥一般缠上了欧洲,加之连绵不绝的难民潮,令西方民众惶恐迷惘,为求自保,纷纷选择规避,或下意识排外。学者们往往以民粹主义概括之,其实,这只是西方民众对缺少人身安全感和经济获得感的一种宣泄罢了。一些国际观察家认为,这不啻一场西方版的“颜色革命”,只是革命的主角,是那些被全球化所疏离、被权贵精英们所忽视的“沉默的愤怒群众”,而且多是曾被视为西方核心价值观主体的白人中产阶级。也因此,2016年可以被称为西方制度危机之年。这场危机根源是什么,出路在哪里,成为时下国际战略界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各国政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求解:中东的曙光与变数

     

        西方之外的世界也不太平。中东依然没有走出混乱和阴霾。极端宗教、各种反政府武装和美欧俄等大国势力在此角逐,导致局势往往进一步退两步。伊核危机得到暂时控制,但伊朗的大国雄心却不会泯灭,沙特、以色列等域内大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但到2016年年底,中东和平倒是露出一线曙光,伊拉克政府军收复摩苏尔,叙利亚政府军收复阿勒颇,似乎意味着反击极端伊斯兰教和结束叙利亚内战均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这种阶段性胜利会否因为特朗普的新中东政策而出现变数,还需观望。

     

        在欧亚大陆接合部,土耳其的局势在2016年格外引人注目,可谓步步惊心。7月15日晚间的一场未遂军事政变,造成近2000人伤亡,土耳其军方虽在次日即宣布正式挫败政变企图,但不安定的因子却不容易清除。12月19日,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凶手从容射杀,不禁使人联想到1914年6月28日不到20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王储裴迪南王公的那一幕,而正是这次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一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过,从事后的反应看,俄土关系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可能变得更加紧密,因为普京和埃尔多安都清楚,俄土关系的转圜来之不易,在美土、美俄关系紧绷的状态下,彼此相互需要和利益契合高于其他。从这个意义上讲,俄大使遇刺事件不可与萨拉热窝事件相提并论。

     

    成熟:俄罗斯打开外交空间

     

        从普京对俄土关系的处理上,人们看到的俄罗斯少了几分鲁莽,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在武力收复克里米亚、军事介入叙利亚等一系列令西方瞠目结舌的军事行动后,普京以强硬手段打破西方制裁和封锁,不仅站稳脚跟,而且显示了独特的政治力量和分量,从而为俄罗斯的外交打开了足够大的空间。2016年普京外交大手笔频频,改善俄土关系、深化俄印关系、巩固俄中关系,且在不松动既有领土主权立场的基础上拓展俄日关系,成为各方争相结好的对象。而一再声称对普京有好感的特朗普的上台,无疑会给俄美关系留下更多想象空间。2017年俄美关系的异动将是国际舞台最大的看点之一。

     

    对比:亚太的不安与纾缓

     

        2016年的亚太局势依然充满摩擦、紧张和不安。在东北亚,朝鲜创纪录地一年内两度核试爆,已经走上拥核甚至核武装的不归路。国际社会理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中美俄通过加大联合国制裁等方式施压本使朝鲜感到空前孤立,不料美韩7月8日联合发表声明,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此举打破了东北亚本已脆弱的战略平衡,不仅直接破坏了中美俄韩合作应对朝核危机的气氛,而且导致中美、中韩、俄美关系龃龉不断,在韩国本土也引起轩然大波。在这一大背景下,“闺蜜干政”引爆的丑闻持续发酵,令朴槿惠墙倒众人推,最终遭到国会弹劾。声称“嫁给了韩国人民”的朴槿惠,此刻正被韩国人民所抛弃,暂停总统职权,等待宪法法院最终裁决。朝韩乱局及中美博弈给日本的安倍创造了机遇。这一年,安倍一面赴纽约拜会候任总统特朗普,一面与现任总统奥巴马历史性地造访珍珠港,一面力促普京访问自己的家乡,一面与莫迪谈友谊签协议,可谓马不停蹄,“俯瞰地球仪”外交一步一个脚印深耕细作,尤其在日美、日俄、日印关系上下足功夫。尽管TPP最终落空、南千岛群岛问题依旧无解,但安倍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其中的隐忍、执着、心机,正是日本战略文化的活脱脱体现。2017年的安倍还会做些什么?日美关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新面貌?我们必须细致地跟踪、警惕地观察。

     

        如果说东北亚安全局势的诸多悬念有待来年揭开,那么东南亚这几年的紧张局势却反而峰回路转,得到一定程度纾缓。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实力后盾加外交作为,终使围绕南海仲裁案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在与美国的博弈中由战略被动转向战略相持;一方面则归因于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对美、对华态度的大逆转。6月30日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杜特尔特逐渐从美中两国的表现中辨别出虚伪和真诚,因此一边以“毒舌”攻势回应美西方对其反毒风暴的“指手画脚”,一边以和解姿态回归中菲通过对话解决南海争端的正途。南海局势的短暂转圜绝不意味着南海问题的热度下降,但2016年上述的新动向却给南海问题未来的解决提供了某种有益的启迪。

     

    困境:拉美左翼政治面临挑战

     

        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彼岸,拉美这一年也极不平静。3月,奥巴马历史性访问古巴,不仅使美古关系坚冰融化,也给美拉关系的整体改善带来积极信号。菲德尔·卡斯特罗溘然长辞,似乎是一位经历了传奇人生的世纪老人在了却心愿后的最完美结局。但一再声称要在美墨边境“修墙”的特朗普胜选,则为美拉关系的未来投下浓重的阴影。巴西铁娘子罗塞夫遭弹劾下台,委内瑞拉陷入严重经济社会危机,使拉美左翼政治面临严峻挑战。“成亦萧何,败亦萧何”,罗塞夫们是被底层民众的选票推上台,同样,底层民众在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尤其是“重新返贫”之后,还是会以同样的方式将其赶下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拉美政局的变动与美欧政治生态的变化虽然形式不一,本质却是一致的。

     

    方向:“历史总是要前进的”

     

        2016年的世界虽然充满着动荡、冲突和戏剧性的政治变局,但也并非没有令人鼓舞的好消息。这一年,在反全球化逆流甚嚣尘上之时,G20杭州峰会和利马APEC会议继续高举全球化、自由贸易旗帜,并在构建“亚太自贸区”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为国际社会凝聚共识、找寻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注入一股暖流。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签署并正式生效,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一步,而这一任务的推动和落实,将有赖接班潘基文的联合国下任秘书长、葡萄牙前总理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哥伦比亚内战因和平协议的签署有望终结,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因此获得2016年诺贝尔和平奖。而引力波信号的发现则打开了观测宇宙的一扇新窗户。

     

        2016年的国际大事在国际事务观察者们一个个错误的预测中不断逆袭,导致白天鹅、灰天鹅都变成了黑天鹅,说明这个世界真的已经变了,而人们还没有做好迎接时代巨变的思想、精神和知识准备。2017年将更加考验人们的智慧和勇气。毕竟,“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来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袁鹏,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