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六大文化工程”点亮锦州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张继锋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9日 10版)

        本报锦州12月28日电(记者毕玉才 通讯员张继锋)“春风暖,凌水亲,奶奶教我唱乡音。华夏曲,民族魂,中国娃要记在心。”伴着清脆的童谣,73岁的李丽明时隔多年再度登台,演唱自己改编的西城派东北大鼓《奶奶的梦里事》,这一古老的曲艺形式在舞台上重放异彩。

        辽宁省锦州市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因清人有诗云“雄城临锦水,列嶂接青冥”而得名。2016年年初锦州启动了为期3年的文化建设年活动。通过实施全民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六大工程”,从27个方面、50项具体任务着手,为百姓打造文化盛宴。

        文化之“化”重在化人。自文化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锦州面向基层、面向百姓,整合社会资源、做强做大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在东湖公园建设了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展览馆,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近万人。创办了锦州大讲堂、辽西讲堂、锦州市民大讲堂等市民教育培训平台,累计开展辅导培训近百场。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锦州通过“家”教育实践活动,评选出100个优秀“家规、家训、家书”,100名“美德少年”,100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100名“企业好职工”,100个“文明家庭”,涌现出“最美村官”王桂兰等一批先进典型。根据王桂兰事迹改编的电影《为了这片土地》荣获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4项大奖。

        为了给群众提供充足的文化阵地,锦州逐年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在公共文化方面,累计投入1.38亿元,设立了“锦州市文化艺术政府奖”,重奖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文艺精品和创编人员;在基础设施方面,投资6.9亿元,建设6.8万平方米的锦州文化艺术中心,维修改造锦州京剧团剧场,投资100多万元的东湖公园万人文化广场舞台已投入使用。利用这些基础设施,锦州今年举办大型文化惠民演出140余场、各类广场活动1000余场。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第二届群众文化节、“凌河之夏”演出季、首届大学生艺术节、第四届农民文化节、送欢乐下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做到月有节日、周有演出,县有特色、市有品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