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一代名臣刘伯温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9日 16版)

        刘伯温在《春秋明经》中再三强调“国以民为本”“国莫大于保民”。他曾对儿子说“我儿若为官,应尽忠报国,忧民之所忧。”刘伯温作为明朝开国元勋,年禄为二百四十石,不及中书左丞相李善长的十分之一,封他公爵,他也辞了。不计名利、不贪爵禄的刘伯温却要求为农耕艰难的青田县减税。此后,朱元璋打算兴建自己的家乡凤阳为中都,得到群臣赞同。但是,刘伯温却考虑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于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也”,使朱元璋大为扫兴。

     

        刘伯温认为宋、元因宽纵失天下,所以必须严明法律制度。他主导起草制定了《律令》,并体现了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精神,这就是《大明律》的蓝本。《大明律》在对待贪官污吏这点上,比唐律、宋律更为严格,尤其对执法犯法的处罚更重。在制定《律令》的同时,刘伯温又令御史监察,告发不要有所回避,凡有罪过者,皆绳之以法。正巧这时,刘伯温察知中书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依法当斩。而李彬是李善长的心腹,李善长一再向刘伯温求情。刘伯温却不买账,奏请朱元璋,将李彬斩首。

     

        刘伯温官居高位,死后丧葬从简,坟墓仅土丘,连墓碑也未立。刘伯温临死前,长子刘琏曾将坟墓草图让他过目,但被刘伯温一把撕掉并生气道:“要它做什么!难道我们不见百姓连年遭战火,元气尚未恢复;我们若花这么多金钱去造坟墓,岂不被人家耻笑!人死如灯灭,黄土一埋有什么不好?”并对前来劝说的亲戚友邻解释说:“你们看‘墓’字,上是草,下是土,这才能承受日光和雨露。若建造石屋,如何长草?无百草常青,就不是墓。古人造字大有讲究。后人为了沽名钓誉,显示富贵权势,不惜巨资大造其墓,这就违背了古训,人要流芳靠的是一生为国为民,不是靠造坟墓、立牌坊。试问张良、诸葛亮的坟墓又在哪里?”(编辑整理)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画立定,人莫能测。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又曰:“数以孔子之言导予。”顾帷幄语秘莫能详,而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所著有《覆瓿集》,《犁眉公集》传于世。

     

    ——《明史》节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