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日前,媒体报道了“云南一科研基地隐藏高档招待所,被指基本没做科研”的新闻,颠覆了公众对于科研艰苦求索的认知。
媒体报道的细节很丰富:该科研基地名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花红洞实验基地,原名为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当时被称为“全国环保系统唯一的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在这片隐蔽的科研基地高墙内,建设了一个标准网球馆和一个羽毛球馆,并且建有拥有数十间房间的高档招待所、餐厅和茶楼。一位熟悉基地的员工称,这些设施的装修参照酒店“四星级标准”。然而,这里基本没做过引种繁育工作,也曾有科研人员来过之后感觉这里变成了一个俱乐部。
如今,我们对科研并不是要求得清贫,也不应当要求科研工作者要坚守“君子固穷”的气节。随着经济发展,科研条件也应当逐步改善。但无论如何改善,都应当循着科研的基本逻辑,追问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流向。
当科研基地的豪华场馆拔地而起,流光溢彩,难免会刺激公众的观感。这些投入,与科研有何关联?更何况这家基地“基本没做科研”。
这些场馆究竟作何用处,经费从何处来,接待过谁,当初又是谁主持兴建,诸多问题必须有明确答案。此前纪检部门已就两个球场的问题进行了询问,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也递交了情况说明,对于两个球场的进一步处置问题,正在等待上级意见。公众期待“意见”尽早出现。
如今提高科研工作人员待遇已经成为时代话题,政策的屡屡出台,观点的反复表达,形成了顶层设计和舆论呼吁的合围。但另一方面,却是科研腐败高发——去年科技部发布的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有8名科研人员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而这个变形的科研基地,无疑提供了一个注脚:在非无人机就难以监管的深山密林,在从财政端口流向研究前沿的重重关隘,科研经费是如何被觊觎,又是如何被吮吸、扭曲使用的。
科研基地变身“后花园”的舆论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它的存在,会模糊“科研人员待遇”这一话题的焦点,并引发公众的疑问,科研究竟缺不缺经费?一座富丽堂皇的场所,可以掩盖多少科研工作者的呼声,多大程度地动摇公众对于科研工作严肃与权威的认知?
该事件中有一个细节颇值得咀嚼:据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缺乏管理,科研人员在基地种植的草本植物被挖空,如今这里被种上了蔬菜。科研腐败若不从严追查,不仅抽空经费,更会挖掉科研工作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