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2030年前后计划跻身航天强国之列 ■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 ■2018年前后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

    白皮书描绘中国航天梦

    作者:本报记者 叶乐峰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8日 11版)
    11月22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开舱仪式上,搭载物品出舱。冯粒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叶乐峰)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总结了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对白皮书进行了解读。

     

    首次提出航天强国发展愿景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与上部白皮书相比,既体现了继承性,又有一些新的变化和亮点。

     

        白皮书首次提出了航天强国发展愿景,这是一个突出亮点。白皮书从创新发展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白皮书还对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航天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系统阐述。另外,特别是针对航天工业能力的短板弱项,白皮书提出了实施强基工程;为规范各类航天活动,提出了加快推进以航天法立法为核心的法制航天建设;按照“鼓励”和“有序”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

     

        这部白皮书也体现了航天转型升级,“中国航天要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吴艳华说,而以前主要是通过空间技术带动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

     

    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2030年前后首飞

     

        中国航天创建6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我国计划到2030年前后跻身航天强国之列。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已有航天重大专项,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特别强调要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航天发展,动力先行。我们一直不断努力提升进入空间能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虽然实现了我们火箭运载能力的升级换代,但尚不能满足火星采样返回等航天重大任务的需求,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势在必行。”吴艳华说。

     

        据了解,进入21世纪,美国和俄罗斯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太空,将重型火箭作为发展目标。2011年美国正式对外公布了新型重型火箭SLS的初步方案,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于2013年公布将在2030年前研制出低轨运载能力50吨以上的火箭。

     

        “我们正在启动的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攻关,拟命名为‘长征九号’。目前正在开展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作为新的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吴艳华透露,根据初步计划,重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时间是2030年前后,起飞重量将达到3000吨级、低轨运载能力100吨级,但还需根据实施情况来确定最后的首飞时间。

     

    开展深空探测工程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纷纷致力于火星探测,截至目前,全球共实施了40次火星探测任务。

     

        白皮书介绍,未来五年启动实施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将按照‘一步实现绕落巡,二步实现采样回’实施,其中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已正式立项,将于2020年实施发射,对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等开展探测,研究火星空间物理场、大气层和地质结构演化规律,探寻火星生命信息。”吴艳华表示,目前相关研制工作顺利,未来我国还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进一步深化对火星的认知。

     

        另外,在开展火星探测的同时,将开展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工程实施,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

     

        吴艳华介绍,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技术。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2018年前后,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

     

    加快“走出去”步伐

     

        白皮书指出,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2011年以来,中国与29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43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参与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推进国际空间商业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李国平说。

     

        “我们将积极参与、支持联合国和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共同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吴艳华表示,未来五年将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服务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亚太多任务小卫星星座建设;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空间科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宇航产品“走出去”。

     

        据了解,目前,中国风云系列、海洋系列等遥感卫星已成为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未来,中国将研制发射新型大气监测卫星,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卫星数据的开放共享,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