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中山火炬区文化建设翰墨香飘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雷爱侠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7日 01版)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在这里,宗族文化、祠堂文化、社区文化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修身学堂、科普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推进了社区文化繁荣,增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最近,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督导组考察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濠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时,充分肯定了火炬区利用现有祠堂建设社区文化设施的模式。

     

        “要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的获得感,先要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感。”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介绍,火炬区通过创办文化大讲堂,举办社区文艺大巡礼、企业文化节等活动,推出了20多个群众文化品牌。

     

        如今,推窗便闻翰墨飘香、出门即见文体设施的“5分钟文化生活圈”在火炬开发区已全面实现。20多项全区持续时间最长、群众参与最广泛的特色文化活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

     

        “火炬区用地紧张,建设文体设施见缝插针。”据火炬开发区宣传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李慧介绍,近年来,该区依托社区和工业园区已有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室、党组织活动场所、闲置工业厂房、旧祠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明确产权归属、保证服务持续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利用,并配备功能场室和器材设备。

     

        加紧硬件建设的同时,火炬区也不放松软件建设。据火炬区党工委委员邓文华介绍,近年来,开发区对全区非遗资源进行了摸底普查和收录整理,通过寻找民间老艺人、培养传承人、组织参加民歌民谣大赛等工作,建立起东乡民歌传习所、东乡民歌非遗传承基地和东乡民俗展览馆等场所。

     

        近年来,火炬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了全区《经济发展规划》和《先行先试,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开创性地制定出台了《火炬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全区文化企业达130多家,从业人员约2万人,初步形成了包装印刷、创意设计、会展演艺服务等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咀香园、美捷时、爱茵堡、火炬歌舞团、数字领海等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了“国家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医药基地”“火炬区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

     

        火炬开发区正朝着“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创意产业园目前正在启动,一批优质项目正在洽谈,建成后年产值将达10多亿元;国家健康医药基地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人才、园区企业等要素,解决医疗和健康养生相关难题;国家包装印刷基地中的中荣、天彩等企业通过融资已上市。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侯奕斌对文化的认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