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会是什么样子?不久前,医学专家、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仇小强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广西扶绥肝癌防治机制的环境哲学思考。他运用学校医学研究成果,解释马克思主义原理,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广西医科大学正逐步建立“德医交融”的育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所有课都上出了“思政味”,所有老师都挑起了“思政担”,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全体系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医学专家组成“梦之队”
医学院校的思政课,与其他院校有什么不同?“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门‘人学’。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本源。”已经上了近30年思政课的广西医科大学思政部主任秦桂秀说,“我们拥有广西最多的专家教授和医疗资源,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引进思政课堂,用这些医学大家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解释力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呢?”
在这一想法的带动下,学校思政部组建了包括思政课专任教师、学校党政领导及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梦之队”。其中既有学校党委书记仇小强、校长赵劲民等医学专家,又有骨科、心血管、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泌尿科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二级教授。他们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医学成果,解读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与实践结合
精准骨科3D打印技术的方法论思考、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的矛盾分析、先心病介入治疗的认识论思考、地中海贫血预防措施的价值评价……一个个医学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的选题被精心编撰,医学案例跃然纸上,辩证思维入脑入心。在医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德医交融”课针对课程有所涉及,但教材又未能充分解释的重要问题,通过医学大家之口作出颇有医学特色的权威解释。
为了加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让答疑解惑触及学生的灵魂,学校思政部在每学期末举办全校性的“德医交融”实践活动大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门课,分别以“我的道德日与法庭旁听”“寻找身边的感动”“走进历史”和“图说原理”为子主题,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的作品和成果,由学校领导与医学专家担任评委,营造“大思政”氛围。
打破“单兵作战”局面
在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被打造成了“一堂有温度的生命教育课”。老师和学生一起尊称遗体捐献者为“大体老师”,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图文影视资料,还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思会,引导学生敬畏生命。
在学校实验动物中心,一个特殊的实验动物纪念碑引人注目——碑上铭刻“纪念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奉献的生灵”。每年世界实验动物纪念日,实验中心和学生社团都会在此举办“关爱实验动物,呵护人类健康”主题系列活动。
“打破思政课堂教师‘单兵作战’传统,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时时处处体现‘大医精诚、医者仁术’的思想,不同岗位的教师都要做出表率,引领学生的成长。”仇小强说。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靳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