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研究生教育需回归研究性

    作者:罗志敏 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6日 05版)

        持续“考研热”背后的原因虽不复杂,但承载着这些有不同社会背景、经历、年龄的人群的热切希望。可问题是,他们的诉求和意愿能得到满足吗?不可否认,在当前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格局下,我们正面临诸如生源质量下降、招生选拔制度不完善、培养机制有缺陷等问题的挑战。

        要应对挑战,办让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其核心工作一定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强化统筹治理之外,还要明确并强化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虽然目前的环境已与过去那个“以学术为志业”的时代相去甚远,而更多地与个人的职业以及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但是,从研究生教育的起源及发展历程来看,研究性始终是其应该坚守的本质属性。

        日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要回归常识。对研究生教育来讲,这个最大的“常识”就是研究性。不管是对于侧重理论的科学学位还是侧重应用的专业学位,这一属性不仅意味着其教学、科研等各个环节都要以研究为中心,也意味着研究能力是研究生最需要培养和具备的素质。试想一下,多数用人单位之所以愿付给研究生较高的薪水、较好的发展机会,其原因绝不是一纸学位证书,而是因为他们能为组织带来更多绩效预期的研究能力。在工作中,这种研究能力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罗志敏)(本报记者 晋浩天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