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缝缝补补”的2016年

    法国站在“重新出发”的十字路口

    作者:本报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6日 12版)

        【国际观察】 

     

        2016年,在经历了尼斯恐袭、“黑夜站立”、欧洲杯、总统大选初选等国内大事,以及英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飞出的一只只“黑天鹅”之后,法国人像往常一样热闹地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在平静的表象下,法国社会正迎来深刻的变化。

     

    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大幅削减50万公共部门岗位”“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废除每周35小时工作制”“削减过高的福利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强劲甚至略显激进的改革措施,让法国右翼总统候选人菲永在右派初选时成为一匹“黑马”,在参加投票的400多万选民中获得了近67%的选票。在执政的左派政府彻底丧失民意,以“国民阵线”为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内讧不断的情况下,菲永一时间成为明年总统大选的最大热门,法国似乎也看见了菲永高呼的“重新出发”的曙光。但了解法国的人恐怕都很清楚,这个诞生了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大思想家的国度最不缺乏的就是“思想”和“口号”,但落实到行动上,现在的法国社会仿佛逐渐失去了改革的勇气和动力。

     

        贯穿整个年度的“劳动法草案”改革争议就是现今法国改革问题的缩影。面对政党互相攻讦、工会制约以及利益受损民众的抗议,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极右派,都只能选择妥协。仅仅草案中一条“废除35小时工作制”的条款就引发了“黑夜站立”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抗议示威,菲永提出的竞选纲领一旦实施,恐怕将会遭遇更大的反弹。民众往往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以解决当前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安全等问题,但又不愿意在自身利益上作出牺牲,而政府迫于各方压力只能妥协,甚至彻底调转改革方向,给予抗议者更多的利益来安抚他们,这让法国社会陷入了一个怪圈。

     

    恐袭和难民潮加剧民粹主义

     

        进入2016年,由于查理周刊事件和巴黎恐袭的余波未散,法国一再宣布延长紧急状态,并准备于7月初欧洲杯结束后取消。正当举国上下都为欧洲杯成功举办松了口气时,尼斯等城市又接二连三遭受了恐怖袭击,让法国人的神经再度紧绷,紧急状态也再一次延长。

     

        随后,针对“布基尼”(一种只露出脸、手和脚的前端的伊斯兰女性泳衣)的禁令以及加莱难民营的拆除更加激化了本地民众与穆斯林群体之间的矛盾。当前,法国普通民众在对政府感到失望的同时,对于极端主义的愤怒情绪正在迅速发酵并逐渐蔓延,矛头也指向法国国内的穆斯林团体及非法移民群体。这些均让宣扬“反体制”“反移民”的国内民粹势力加速膨胀,已经足以撼动左右两派的执政基础,成为法国政坛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甚至连右派候选人菲永也在电视辩论中公开表示,称法国“并非一个多元文化国家”,那些来到法国的外国人必须尊重法国的社会风俗。法国政坛及社会在意识形态上正在加速“向右转”。

     

    经济复苏缓慢带来不稳定因素

     

        尽管今年法国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政府在就业、消费、减税等民生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且初见成效,但总体的复苏势头依然孱弱,青年失业率、公共支出比率以及税务负担等核心经济数据依旧没有明显改观,加之面临总统大选等政治生态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法国经济在未来仍可能继续在低增速区间徘徊。对于法国经济,普通民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找工作依旧困难、税赋沉重以及工资上涨幅度过小。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在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反向增加了未来政府推行改革的难度。

     

        2017年是决定法国未来走向的关键一年,法国大选已经成为欧洲政治风向的“试金石”。是冲破阻碍获得“重生”,还是继续在低迷中徘徊,甚至飞出下一只“黑天鹅”,法国的2017年将牵动欧洲和世界。

     

        (本报驻巴黎记者 黄昊)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