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点燃文化记忆

    作者:于园媛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8日 11版)
    屈原与楚辞(中国画) 冯远
    仰韶彩陶文化(油画) 郭北平
    元四家造像(雕塑) 李象群
    指南针与航海(中国画) 焦洋
    中华营造法式(版画) 戚序、肖力、龙红、张兴国、贾国涛
    楚汉相争·鸿门宴(油画) 王宏剑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版画) 赵宗藻、蔡枫、孔国桥、于洪、周崇涨、鲁利锋
    雕版印刷(版画) 邬继德、方利民、应金飞
    竹林七贤(雕塑) 陈科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是“诗化的历史”,是传承文化记忆、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统一性和连续性的重要手段与媒介,具有特别的影响力。

     

        继“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由中国文联、财政部和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于2011年底启动。这一重大文化工程运用造型艺术形式图写中华文明历史,彰显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2016年,历时五年,146件(幅)作品终于出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社会公开展示。

     

    艺术彰显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在成长过程中积淀的文明成果及深邃、博大、灿烂的传统,给文艺创作者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内容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各个时期文化、自然、科学、农业、手工业等领域的杰出成果。

     

        创作者运用艺术的手法和诗化的语言,回眸历史中的精彩华章,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冯远《屈原与楚辞》以精致的手法,开合有度、疏密有致,将浪漫而绮丽的离骚精神与韵致呈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画笔下,云蒸霞蔚,日月映照,百鸟飞翔,观者随着画家舒展的线条和飘逸的笔墨,仿佛再一次进入“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的文学和历史时空。袁武的中国画《大风歌》抓住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意境,以音乐节奏主导画面人物的布局与动作,以歌舞形象入画,浑朴雄阔的历史场景清晰可见。

     

        陶渊明、汤显祖、元好问、贾思勰,许许多多久远的人物有了鲜活的面孔;仰韶彩陶文化、楚汉相争、张骞通西域、贞观盛会、永乐修典、乾隆南巡,纷纭的历史大事件变得有血肉、有表情、有情境,因而也有了无穷的感召力。

     

    创作手法开拓出新

     

        以图写史,以图证史。那么,从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人物与事件、以什么样的语言与风格来呈现历史?这次创作工程所涉历史久远,地域范围广阔,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家们下功夫去寻找从远古开始各时期、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和美术现象,自觉地向民族美术传统作广泛借鉴。如《河姆渡文化》吸收了远古重彩画、壁画等技法特色;《文景之治》中巧妙运用汉代画像砖石、拓片的意味,与绘画技艺相结合,把汉代的社会生活表现得既古拙又丰富。在作品中,观众不仅可以重温历史片段,也能感受传统艺术创作手法的精妙,从而点燃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文化自信。

     

        与以往历史画创作技法、材质多出于中国工笔画、油画和单体雕塑不同,此次画种扩充了版画和多人物组雕、浮雕、类装置等形式。如《中华营造法式》集中国建筑艺术的装饰色彩、斗拱符号及平面虚拟处理方式为一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对民间木版年画的引入,总体呈现了自由与开放的姿态。雕塑也呈现诸多精品,如《成吉思汗肖像》《忽必烈像》夸张圆浑的造型,《元四家造像》潇洒灵动的大胆抽象,《竹林七贤》的清隽雅逸,《元好问》的朴拙与自然,都以丰富的艺术语言打开观众的想象空间。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化剂,为开创具有民族气派、大国风范的中国当代美术新格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