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石阡“说春”:叩响春天的大门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7日 07版)

        “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在贵州省石阡县,每到“立春”前后,身着蟒袍玉带、头戴乌纱的“春官”们就会唱着这样的“春词”,手端“春牛”,走村寨,送春贴,劝勉人们珍惜农时、开展农业生产。

        这种起源于唐代的民俗活动被称为“说春”。

        “春官”即说春人。石阡县花桥乡坡背村的封氏家族是唐朝开国年间所封的“春官”。根据封氏家族口述历史,唐朝初年,封氏兄弟封福兴、封福宪立下战功,于是天子封他俩为“春官”,并解释说,“春官”就是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每年向封地内百姓讲一讲农事季节、教大家不违农时,后兄弟俩到了黔地。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封氏“说春”的范围基本是贵州的镇远、施秉、天柱、三穗、剑河五县。

        相传,最初“春官”是不“说春”的,而是“派春”。即将“春贴”印制出来后,交官府发下去,并收钱粮上来,统一交给封家。后来过了很多代,当地官员对封氏家族不满,认为封家既是春官,知礼知春,就应该去说给百姓知道,不能坐收钱粮。于是封家提出,“说春”可以,但“见官大三级”,当地官员只得答应。

        春官“说春”时,会手持“春贴”“春牛”。“春贴”用古老的雕版印刷而成。立春之前,春官要雕刻两块模板,一块雕二十四节气,一块雕财神,模板刻好后刷上黑墨,再用红纸印刷春贴。“春牛”也叫“土牛”“芒牛”,木雕而成或者由竹篾扎制,牛身披红布和麻线。

        “春牛”及二十四气节的“春贴”在于提醒农人,耕种的季节来到了,而印有财神的“春贴”和牛身披的红布、麻线则寓意为祝福主家瘟疫全无、招财进宝、红红火火。“立春”节气一过,说到哪寨哪家,就把“春牛”放置在哪家供奉,第二年就再从哪家说起。

        (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