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电视剧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理应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
然而,一段时间里,电视荧屏上,各种各样的电视剧映入眼帘,从神话戏说剧到古装言情剧,从年代传奇剧到现代都市剧,“你方唱罢我登场”,让观众目不暇接,唯独历史正剧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从几年前的《赵氏孤儿案》《大秦帝国》之后,便再难看到足够分量的代表作。在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电视剧制播大国,历史正剧的长久缺席实属不该。
近年,“IP热”的强势来袭,宫斗、戏说、言情、玄幻的铺天盖地,已经让“古装剧”和历史正剧成了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二者的故事背景都设置在遥远的古代,但前者大多在“架空历史”的基础上,或片面抽象地描摹所谓的复杂人性,或偷梁换柱地讲述穿越感十足的现代故事;后者则在创作中以正统的历史观为导向,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选题,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原则,以严谨地还原史实并观照当下为理念。曾经的《末代皇帝》《唐明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经典正剧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至今仍在,但此般兼具历史正气和人格温度的作品却很难从当下荧屏看到。
究其原因,无非是创作者的浮躁使然。首先,“唯收视率”的评价标准依然在业内横行,与一些主打颜值、偶像、话题的剧作相比,历史正剧可能在短时间内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于是,制作方和播出方选择了无视部分观众的收视渴求,去“安全”地迎合某些流行一时的观赏口味,俯就娱乐至上的不良风气。其次,高品质的历史正剧,必然要求从宏观到微观角度都达到较高的文化层级和艺术水准,而且往往制作周期长、经济收益慢,这有赖于创作者日积月累的文化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甘坐冷板凳的决心和勇气,因此令那些造诣浅且惰性强、一心只想“挣快钱”的创作者望而却步。显然,上述心态不仅会误导创作,造成电视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更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潜在伤害。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与普通物质产品的区别在于它关乎人的思想意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应把文化含量和文化意义当作其决定性考量指标。历史正剧是我们电视荧屏上的国家民族“正史”,承载着再现中华民族珍贵历史记忆、提升中华民族集体认知共识、守护民族瑰宝、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使命。因此,它非但不可缺席,且当绽放光彩。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在立项、审批、评价、评奖等方面,应考虑适当给予历史正剧必要的引导、鼓励和扶持,通过政策调控来优化资源配置、提振创作热情。对于剧作者而言,当务之急是摈弃急功近利的虚浮心态,重拾“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坐标,以唯物史观将传统文化寻踪与时代精神弘扬深度交融,将回望民族历史进程、揭示社会历史内蕴与民族振兴的梦想融会贯通。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怀着对“大是大非”的敬畏感,沉潜到珍贵史料中用心打磨,着力表达对历史的敬意、对文化的诚意;另一方面要通过探寻真实性和戏剧性的黄金契合点,使“历史”和“故事”深融互渗,将宝贵的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嵌入情节和人物之中,最终实现作品美誉度与收视率的双赢。
然而与此同时,也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剧不等于“政剧”,不可局限于表现帝王将相,更不可在无意中美化封建制度,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创作者尤须彰显跨越时空的世道民心,描摹感动古今的布衣英雄,为那些不平凡的“平凡人”传神画像、树碑立传。在选题立意时如果能把眼光更多地投向斑驳多彩的古代民间社会,聚焦在某一方面具有公认的先进性和典型性的人物,诸如爱国爱家者、德行高尚者、修养深厚者、学识通达者、才华横溢者、创造发明者等,则不但能拓宽我国历史正剧的演绎空间与发展路径,更能为当代观众呈现出一派更加广阔立体、气象万千的民族历史图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历史正剧。
(作者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