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为“引路人”引路

    ——北京工业大学以“青马班”深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邓晖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6日 01版)

        【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雨竹至今记得,3年前作为青年教师骨干,第一次上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的课程时,自己有些小嘀咕:“从小学到研究生,思想政治课都学了10年了。当老师了,还要学。可还能学些什么呢?”

     

        可真正开课后,她却被彻底震撼了:“原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这样的!”在这里,她和来自全校不同院系的青年教师们读原著、学经典、悟原理,没有了学生时代的死记硬背,取而代之的是平等交流、思维碰撞与现场体悟:“我开始不断追问自己:我到底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为“引路人”引路——2013年11月,北京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正式启动。3年多来,来自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一线的百余名青年教师在这里参与理论学习、社会考察、岗位实践等多环节锻炼,一批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懂专业的青年教师竞相涌现。

     

    抓牢理想信念教育,更有章法

     

        “井冈山上4次参观、4次研讨、2次专题教学、2次体验教学,所触及的史情、国情、社情、民情仍时常萦绕于心,对个人信仰、责任、平台、团队的重塑影响至今。”赴井冈山现场教学已过去两年时间,北工大数理学院教师翟天瑞依旧感触颇深。而在参加青马班之前,他的生活轨迹只是单调地在“讲台”和“家”之间做重复运动。

     

        讲座听完就走、报告作了就散,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唤起青年教师情感共鸣,怎样才能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更深入人心、更有实效?不同于以往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全面覆盖的做法,北工大青马班直指青年教师分布过于松散导致的思政工作浅层化、表面化、游击化等问题,让抓牢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更有了章法。

     

        “当前北工大近千名青年教师分布在学校33个教学科研机构和25个职能部处中。”北工大宣传部部长邱晓飞介绍,为凝聚这些青年教师,该校构建了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的工作大格局:“一是把学习搬回课堂,每周由马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资深教师着重就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授课;二是引入翻转课堂,分小组进行主题讨论,让交流和碰撞成为常态;三是设计丰富的体验教学,让学员们在现场感受有温度的马克思主义。”

     

    传播课堂正能量,更有底气

     

        5万余字的《青马通讯》、13万字的自编教材、百余学时的培养课程……如今,这100余颗由青马班尽心培育的“火种”在学校渐成燎原之势,他们向青年学子传播正能量时,更有底气。

     

        “原来也找入党积极分子谈话,但总是老三篇:说入党动机、学习成绩,再谈未来计划,浮在表面、聊不深入。”一期学员、生命学院教师赵丽娇上完青马班的课程后,不仅自身理论积淀更丰厚了,跟学生聊起来也更走心了,“现在再跟入党学生谈,不再是考官盘问的氛围了,而是真正走进彼此内心。平时学生有升学、就业的疑惑,也总爱来找我。”

     

        “只有自己身上有了正能量,才能传导给学生。”同样是一期学员,外语学院教师邵辉把自己从青马班学来的知识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中:“在开《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时,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对国外、西方很感兴趣,却对自己生活的土地知之甚少。我就给他们布置调研作业——去北京的胡同、街头巷尾跟外国人交流。结果孩子们发现,当外国人很感兴趣地问起有关中国文化的问题时,他们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这时再适时引导他们对祖国的爱与认同,事半功倍。”

     

    参与学校发展建设,更有动力

     

        前不久,作为“学员导师”,北工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闫建卓参与了青马班举行的“大改革里的小举措”主题论坛,学员们对于学校建设发展的谏言令她深受启发:“课堂上的青年教师专注于专业教学和理论学习,课堂外的他们同样心系着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

     

        人才工作改革与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学风建设与班级管理等内容的研讨精彩纷呈,这也是在丰富的培养环节中,让“青马”学员、材料学院教师马晓宇感触最深的:“论坛不仅强调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搭建了青年教师与学校的沟通桥梁,让我们参与学校发展建设更有了动力。”

     

        如今,一批青年后备干部已经通过青马班这个平台成长起来,他们自发组织小型教育管理论坛、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公益性活动、相约一起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青马”品牌日渐形成。学员们纷纷表示:“在这里,又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热情与潜力,同时认识了一群具有相同热情与潜力的人。”

     

        而在北工大党委书记郑吉春眼中,青马班正是一项为学校培养“种子”的重大工程:“我们希望能通过青马班,既带动广大青年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又促进他们思想凝聚、以点带面,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真正培养出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引路人’队伍。”

     

        (本报记者 王庆环 邓晖)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