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造就一篇好新闻的,不只是漂亮的文字和机巧的处理,更应该具备一份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一份对人民群众、对时代深深的、纯粹的爱!只有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在工作中获取无穷的动力。”在12月14日、15日召开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以下简称“两奖”)获奖者研讨会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胡国华的发言引起100多名与会者强烈共鸣。
研讨会主办方负责人、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张百新介绍,作为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两奖”评选结果日前已正式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5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0件,二等奖85件,三等奖128件;20名新闻工作者获长江韬奋奖。
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书写时代进步,每件获奖作品都是新闻工作者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
聚“热点”:深度思考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与会代表分析,获奖作品聚焦“热点”,深度观察和思考,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重大主题,凝聚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李宣良介绍,获得特别奖的通讯《胜利的号角·和平的宣示》通过对世界瞩目的“九三”大阅兵报道,充分展示了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采、人民军队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和中国人民不忘历史、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形象有力地传达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刻主题,起到了记录历史、展示形象、凝聚力量的作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赵微介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以精细的镜头语言呈现了纪念大会的庄重热烈,展示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重要的历史现场。《五问中国经济》《反腐重在依法治权》等作品紧扣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反腐倡廉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展现了主流媒体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和思考。
重“落点”:用情书写 唱响真善美主旋律
与会代表认为,以百姓民生为“落点”,讲述身边故事,汇聚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是获奖作品又一特点。评论《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中国古代五千年文明、近代近200年奋斗、当代近百年求索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写出了价值观层面的矛盾、困惑和纠结,写出了百姓内心共同的追求和向往。电视访谈《老冯家的“传家宝”》以一位87岁老人坚持亲手编撰《家》报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翔实的采访,多视角探讨了传承优良家风在新时代的意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家庭、家教、家风”在道德风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国工匠》《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等一大批作品,以人民群众的故事为蓝本,用情书写,唱响了真善美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
有“看头”:文风清新 讲好中国真实故事
与会代表说,获奖作品采访深入,文风清新,以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是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深入偏远藏乡抓到的“活鱼”。作品抓住了村民因不识字在电话簿上画碗筷这样的生动细节,反映了贫困家庭的现实困境和农牧民的命运起伏,发挥了新闻舆论工作“成风化人”的作用。系列报道《“无妈乡”孩子的泪与愁》以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深刻剖析了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失母”现象产生的根源。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失母儿童及贫困妈妈得到社会各界关爱和帮助。此外,《视点》《市民大讲堂》等栏目以清新的文风反映真实的中国,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务“实效”:勇于创新 增强报道的传播力
据介绍,获奖作品创新报道方式形式,有效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络访谈《Who is Xi Dada?(习主席来了)》生动活泼地展示了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领导人形象,语言清新,形式新颖,体现出新媒体特点。《世相》专栏结合时事热点讲述中国各阶层人物的个体或群像故事,反映相关领域的发展变迁,创新传播平台,在海内外取得强烈反响。网页设计《抗战口证大抢救·烽火岁月》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公布相关历史资料,抢救那些即将消失的抗战记忆。新闻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两天的研讨,有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传经送宝,有获奖作品的分享评析,有对改进创新新闻报道的思考和建议。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编辑记者都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11.7”重要讲话提出的“四向四做”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媒体建设和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准则。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一代新闻工作者要牢记职责使命,书写伟大时代,为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新闻高峰而奋力拼搏。
(本报记者 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