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该忘记这段历史,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接过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托马斯·拉贝感慨颇多。他的爷爷约翰·拉贝于南京大屠杀期间与一批国际人道主义者共同建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为20多万中国百姓提供了避难所,并以写实的笔触记录了日军在南京城的杀烧淫掠,即后来震惊中外的《拉贝日记》。虽然爷爷已故去多年,但托马斯·拉贝依然坚持来南京,祭奠30万逝去的亡灵。
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江苏首次向约翰·拉贝等6位国际友人颁发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以表彰这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无私救助中国难民并向世界揭露日军暴行的义举。其中有亲自调查记录、并向德国外交部报告日军暴行的德国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乔治·罗森、有救助难民无数的美籍医生克利福德·特里默和理查德·弗里曼·布莱笛、有冒着生命危险将记录日军恶行的胶片带出南京并带回国内放映的美国人乔治·费奇。
紫金草的图案设计取自篆书“义”字,采用纯银镀金与珐琅工艺,小小的勋章,处处蕴藏匠心。设计者吴印月告诉记者,纪念章主体图案是紫金草,即南京人民熟知的二月兰,这种花原产于中国,当年侵华日军士兵山口诚太郎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花种带回日本,推广种植,以表达对侵华战争的忏悔之意,因此在日本被称为“和平之花”。纪念章正中是一个篆书的“義”(义)字,象征国际友人对正义的英勇捍卫和对南京难民的无价情义。“義”字周围,十个三角形呈放射状散开,黄蓝相间,象征“正义之光”不灭。四片花瓣之间,是向外展翅飞翔的四只和平鸽。连接纪念章与绶带的环扣,则是橄榄枝的外形。“可以说,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和平正义的主题。”
“我生于中国,又半生服务在中国,所以中国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在中国服务,也是在为我的祖国服务,同时也是为人类正义与民主和平而服务。”这句乔治·费奇在回忆录中写下的话,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今天这个时刻,这种精神已被南京人民永远铭记。
(本报南京12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