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晚清中国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读后

    作者:陈华文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3日 11版)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官员保罗·施普林格特(前排右三)寄给李希霍芬70岁生日的照片(1903年) 图片选自《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历史钩沉】 

     

        李希霍芬是德国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他一生共出版了近200部著作,是世界近代地质地理学界的先驱和代表人物。1868—1872年间,他不远万里来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及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深入探查。回到德国后,完成了五卷本的传世名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他在这本科学著作中,提出了黄土成因说,他还是第一个指出罗布泊方位的地理学家,而且首创“丝绸之路”这一名称,至今在德语中,中国祁连山脉仍然被命名为“李希霍芬山脉”。

     

        李希霍芬是最早研究中国地质的西方学者。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地质地理考察活动中,随手写了大量日记、书信。他生前一直想出版一本通俗的中国游记,但未能如愿。他辞世后,以E.蒂森为代表的弟子,对他的遗稿进行整理,编辑成《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终于在1907年得以出版。最近,李希霍芬的中国旅行日记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了中译本。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他以西方人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晚清时期颓废、迷茫、复杂的中国,给人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与其学术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的研究成果》不同的是,该书是一本生动的旅行日记,更多地记录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七次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和个人经历。其中,包含了李希霍芬对中国山脉、地质结构、气候、人口、经济、文化以及殖民情况的介绍,特别是对旅行中的水路交通、各地的物产、人们的生活状况、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影响、罂粟的种植情况等等做出了细致精确的描述。为读者了解当时中国的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此外,书中还附上数十幅李希霍芬亲手绘制的风景人物草图,更直观地展示了他旅行中所见中国的各种景象。

     

        来到中国之前,李希霍芬对于古老的中国充满各种想象,对于那本在欧洲广为传阅的《马可·波罗游记》,他是熟读过的。然而当他真正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时,才充分感受到这里的落后,这里的时间似乎也是停滞的。对于中国城市,李希霍芬在日记中进行了如实记录。

     

        1868年8月,他经美国、日本之后,于9月4日抵达了上海。在“上海—天津—北京”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上海的街道距离我上次来这里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街道上铺了碎石子,还建了排水沟,比以前干净了许多。外滩也拓宽了,并且建了石墙,很多新房子耸立起来了……”至于清朝时期的北京城,在李希霍芬的眼中,北京城“看起来脏极了”,以至于人们几乎都没有办法在街上行走,路上坑坑洼洼充满积水,居民的房屋又矮又破。他直截了当用“破败、贫困”描述当时的北京城。然而从残留的桥梁、城墙、庙宇中,他也能感受到这座王城昔日的辉煌。在北京,作为外国人的李希霍芬,有特权能在城墙上走来走去,而普通的中国百姓则不许可。这现象令他不解,进而他以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揣测:中国人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如果以此就认为中国人不爱国,显然是小题大做。他还写道:“我们曾经参观过的那些伟大建筑,现在都破败不堪,看起来如同废墟一般,布满灰尘,被一个颓废的民族守望着。”对于这样的表述,想必每一个中国人读后心里五味杂陈。

     

        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游历的四年时间里,不仅记录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更主要的是圈点那些具有矿产资源开采潜力的区域。在李希霍芬看来,尽管晚清中国是一个沉睡多年刚刚梦醒的国家,对于地质地理学以及现代科学处于蒙昧状态,但是在这个疆域广大的国家里,物产富饶,具有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此外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不单单出于学术目的,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德国殖民侵略搜集情报,为此李希霍芬甚至拥有直接给当时的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写信汇报研究成果的自由。比如,在考察完舟山群岛后,李希霍芬就在日记中毫不讳言地写道:“如果普鲁士政权想在中国占领一座自由港的话,舟山是个不错的选择。”天津教案发生后,李希霍芬在给父母的信中,更是直接表示出,对中国“或许最后将不得不使用武力,那时我之前在中国的考察将会派上用场了”。可见李希霍芬身上的殖民色彩不容忽视,这本旅行日记也将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清末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历史。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