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以国粹重现一段抗战史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本报通讯员 周文惠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3日 09版)
    《西安事变》剧照 资料图片

        “苍天有眼,只为抗日施兵谏。大地有情,只为杀敌回家乡……”

     

        今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由国家京剧院创排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重回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地西安,12月11日至12日连续上演两天。精彩的演出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6年12月12日,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毅然在西安发动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被称作“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及各界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为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创造了重要历史条件。

     

    佳作得益于于魁智两见张学良

     

        新时期以来,表现“西安事变”的影视剧和舞台剧很多,但搬上京剧舞台则是首次。现代京剧《西安事变》以京剧的形式和崭新的高度,再现了全民族面对外侮、凝聚共识、汇聚信任的历史过程,充分展现了周恩来的睿智、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英勇。

     

        该剧创作阵容强大,编剧孟冰曾用了13天时间,阅读了40本有关西安事变的书籍和资料,直到事件的画面和细节清晰地再现于他的脑海中。随后的创作过程历时8个多月,易稿18次,经过与专家学者、主创主演的反复斟酌,终于打磨出现在的最终稿。

     

        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名家与王越、胡滨、吕耀瑶、朱虹等青年演员唱做俱佳,尤其是扮演张学良的于魁智,其风度、唱段都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道。于魁智说这得益于他与张学良生前的两次接触。1993年,于魁智随中国京剧院代表团首次赴台湾演出时,曾受邀前往张府,张学良面对这位“沈阳小老乡”,一见如故,甚为欢喜;1996年,于魁智带领贺寿小组远赴夏威夷,与张学良朝夕相伴十天,谈戏说艺话故乡。

     

        扮演周恩来的著名马派老生朱强,在语言上运用“风搅雪”的表现手段,将京剧唱腔与方言口音糅合穿插,让观众在听后既能感受到周恩来的语言特征,又能体验到京剧的特有韵味。著名梅派青衣李胜素扮演的宋美龄,大方且洋气,那句掺杂着京味儿的英文“darling”,更是引来会心的笑声。

     

    京腔京韵重现80年前风云

     

        京剧《西安事变》为营造深邃的历史感,剧中运用了京剧乐队加交响乐队的配置,比如第一场用《松花江上》《毕业歌》的旋律,很快把演员和观众带入到那个年代和情境。但此举并未失去京剧味。近年来很多新编戏都因其“话剧+唱”的模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诟病,但纵观《西安事变》全剧,却有着很浓的京剧味道,余派、马派、梅派、裘派等京剧流派在台上都有鲜明展示。

     

        剧中人物台词不多,说话都用唱段来叙述,就连伴奏也是中西分开,传统京剧乐队为唱腔伴奏,念白或者过渡的部分才切换成西洋交响乐,十分自然。演员的举手投足都透出训练有素的京剧身段,哪怕是龙套也整齐划一,戏迷们都感慨京剧“一棵菜”的传统被很好地体现出来。

     

        京剧导演孙桂元说,话剧导演与京剧导演组合也是一种时代现象。京剧从来不保守,前辈直到今天都在汲取其他艺术的精髓。而观众的反映也证明这种组合的成功。

     

        京剧《西安事变》不久前在西安摘得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孙桂元说:“第十一届艺术节来西安演出时,更多是怀着汇报的心情,是交出答卷,希望西安观众来检验一下我们这个作品是否合格。再次到这里,重温这段历史和西安事变的意义,显然不仅是汇报这么简单了。这次来到西安,我们又参观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陵园等,真正做到重温历史、了解历史。”

     

        11日晚,“三秦儿女文化宣讲团”一行十多人也来观看演出。其中,有老一辈革命者后代,李大钊的孙女李乐群、阎红彦的女儿尤宇文等。他们表示,“演出振奋人心,80年风云过去,重温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们回顾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本报记者 苏丽萍 本报通讯员 周文惠)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