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孙中山实业思想再认识

    作者:马敏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2日 10版)

        孙中山既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经济战略家;既是“破坏者”,也是“建设者”,是中国早期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孙中山的实业思想与其革命思想一样,是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是我们今天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我们应以一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大历史观,突破近现代与当代的界限,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交错中,对其进行客观的再认识,从中汲取有益的历史借鉴。

        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90—1895年,初步萌发通过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改良主义思想;(2)1912—1913年,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比较集中地思考了通过发展实业建设中国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业主张,其实业思想体系逐步清晰;(3)1917—1922年,通过撰写、出版《实业计划》,其实业思想体系臻于成熟,对如何发展中国实业、推进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有了系统、完整和全面的思考。

        早年孙中山的思想,主要是期望通过发展实业和经济使中国臻于富强,由此形成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经济发展纲领。但历史并没有假以孙中山通过改良来发展实业、振兴中华的机会,他很快丢掉了对清政府的幻想,毅然走上了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道路,把实业建设的理想延至革命胜利之后去实现。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重燃实业救国的理想。他认为,中国要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振兴实业,而振兴实业,要从交通抓起,抓交通又以修筑铁路最为紧要。然而,1913年的“二次革命”,使孙中山的实业建设计划遇挫,不得不将活动重心从“实业”和“建设”再度转向“革命”。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结束,孙中山再度系统考虑国家建设问题,遂有《实业计划》的研究与著述,孙中山的实业思想亦随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一整套使中国达到富强之境的系统、全盘的实业建设规划。这是一个旨在全面发展中国经济,实现工业化,从而振兴中华的宏伟的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既为其实业救国思想的结晶,也是其实业思想的全面总结。它大致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实业救国的思想。将发展实业视为“振兴中华之本”和救国的根本之道。第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思想。更加看重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在实业救国中的巨大作用,认为机器与民生有莫大之关系。第三,实现工业化的思想。不仅描绘了中国工业化的蓝图,而且提出了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具体路径与方法。第四,经济开放主义的思想。尽可能地利用外资、外才来发展本国的经济,这是基于他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预断,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超前的历史眼光。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恢宏的《实业计划》究竟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还是有着内在依据、具备历史合理性的工业化方案?我认为可从以下视角来考察和评价:(一)并非只是空想。以一种严谨和科学的态度看,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大体可归为三类:一类是可以立即实现的(如设立工厂、公司、实业团体等);一类是在一段时期内经过努力后可能实现的(如借款、开矿、修建部分铁路、公路、码头等);一类是将来可能实现的,但需要较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典型如修建10万英里铁路和100万英里公路设想,就绝非短时可以成功。(二)无法实现的真实原因。孙中山宏大的实业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真正实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半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尤以政治环境的恶劣为主,其次是政府财政的匮乏,以及对外资、外债的过高期待。

        孙中山的实业建设思想对我们而言,具有弥足珍贵的当代价值,值得认真加以总结和借鉴。(一)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之路。(二)必须实行“开放主义”,走开放发展之路。(三)必须注重区域经济的联动、辐射效应,走协调发展之路。(四)必须重视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同步发展,走共享发展之路。

        从对孙中山实业思想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孙中山的实业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内在的历史联系。历史重在比较,通过比较为什么孙中山的实业梦在当时不能实现,而在今天则能够逐一实现,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变化?我们今天的建设路线图与孙中山的路线图究竟有何相似处和不同处?由此便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在何种意义上既继承了孙中山,又超越了孙中山,从而对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