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网络大电影:中国类型电影的实验场

    作者:李春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0日 06版)

        【网络文艺评谈】

     

        所谓网络大电影,指时长60分钟以上、具有完整的电影结构和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仅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视频内容产品。与2010年以来蓬勃发展的以依靠植入广告或贴片广告盈利、免费播出的“微电影”不同,网络大电影的核心生长动力在于,它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可持续性的通过视频网站付费收看、按点击率分账的新产业模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商业运营与回报机制的支持,自2014年以来,网络大电影已成长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并成为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的实验场。

     

        低投入、高回报的网络大电影,吸引资本不断进入,在过去的三年中,网络大电影的制作呈现井喷之势。与院线影片制作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相比,网络大电影有着自己的优势:第一,门槛低、投资小、周期短,具有更大的生产制作弹性与创新空间;第二,网络点播辅以弹幕互动的播放方式,有利于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并在创作中作出快速反应;第三,网络特有的细分市场,催生各类不同的故事,符合用户多元化的观影需求;第四,网络巨大的内容需求量,为大批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从而激活了网络大电影的创造力。不同阶层、文化和地域背景的创作人的加入,使得网络大电影得到多元化的民间生态滋养;第五,网络大电影的束缚较少,在电影类型化方面做出了不少可贵的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院线电影的市场空白。

     

        网络大电影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机遇与风险并存。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伴随,是对其泡沫膨胀的忧虑。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张,“二八效应”已成为行业的运营常态,目前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网络大电影实际占比不足5%,网络大电影暴利时代正在终结。此外,由于受到付费播出“黄金6分钟”效应的制约,网络大电影普遍存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打擦边球,为博眼球出位营销等状况,在引流部分观众的同时,也带来饮鸩止渴的短视风险。

     

        事实上,网络大电影为中国商业电影与观众在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电影语言和类型规则,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实验场。网络大电影的魅力在于对影片故事内核的打磨、对与影片风格吻合的表现形式的推崇,以及在与观众互动设置方面的探索。目前点击率比较高的网络大电影,如《道士出山》《山炮进城》《四平青年》《特异犯罪调查科》等,在故事讲述上都颇费心思——题材、内容丰富新颖,创意想象天马行空,类型样式各具特色,创作者谙熟青年流行文化,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使得这些影片拥有很高的点击率与分账收益。

     

        因此,尽管仍然山寨味十足,甚至包含一些青年亚文化趣味,但总体上,网络大电影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也是在真正观看网络大电影后,我们对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寄予厚望的原因。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副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