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中国农业大学

    “科技小院”做出“大”论文

    作者:本报记者 练玉春 本报通讯员 何志勇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0日 03版)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丈量中国】

     

        8年前,入住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曹国鑫在村屋里纠结:“在农村能写出毕业论文吗?能顺利毕业吗?将来又能做什么?”

     

        这个疑问,8年后有了答案。

     

        今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曾经驻扎曲周“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感慨:“8年的时间,一群志同道合的农大人正在努力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

     

        这篇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14名研究人员经过八年合作完成的论文,曹国鑫是并列第一作者。

     

        “曲周精神”,小院传承大历史

     

        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张福锁、李晓林老师带领曹国鑫、雷友两名研究生住进了小院。

     

        曲周,历史上饱受土地盐碱之苦,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辈农大科学家带着周总理的嘱托来到这里,开始了改土治碱的历史创举。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科技工作者和人们将以曲周县为中心的72万亩盐碱滩变为米粮川,并辐射到整个黄淮海平原,一举扭转了南粮北运的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从曲周实验站走出了两任校长、两位院士、60多位教授和200多位硕士、博士,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几代农大人与曲周群众水乳交融,塑造了农大“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8年过去了,研究生来了一茬,走了一茬,再来一茬,队伍不断壮大。今年夏天,28名2016级硕士研究生们又住进了农家院,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完成学业的同时,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精准扶贫,小院提供新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靠科技,关键是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8年前,张福锁教授率领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创建团队奔赴曲周时,就下决心探索一条让农民受益、政府满意,也让师生得到锻炼成长的科技服务新模式。经过8年努力,“科技小院”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农民。

     

        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在曲周调研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玉米机械追肥、小麦水氮后移等25项技术,在田间校验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物化和机械化,形成了适合曲周农业特点的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栽培技术模式。与此同时,他们还带领农村致富能手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把“老营村(西瓜)”“今科富(面粉)”等一大批当地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科技小院为曲周“吨粮县”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当地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8.2%和41.5%,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专门致函称赞说:“‘科技小院’既是你们开创的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响应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

     

        如今,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各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广“曲周模式”,在21个省市(区)建立了81个“科技小院”。

     

        立地顶天,在田间地头获取一手数据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来于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膜用量等的增加,曲周同样面临着突破环境制约的困境,这正是“高产高效”创建活动所要解决的大命题,也是“科技小院”需要写就的绿色发展的农业科技大文章。

     

        田间地头的劳动实践激发了科研灵感,大部分研究生到了二年级才能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曹国鑫早早就明确了论文方向: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推广。他在科技小院一干就是7年,回想起在科技小院的经历,曹国鑫坦言:“当时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会以作者身份出现在世界顶尖期刊上,这得益于在田间地头获得的第一手数据。”

     

        自2009年以来,全国“科技小院”先后参与发表学术研究文章173篇,其中SCI论文29篇,包括4篇《自然》、1篇《科学》、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论文;同时还编写了8部专著,研发6个产品、获得18项专利。

     

        8年探索,“科技小院”模式不仅为农业高等院校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探索了新模式,也为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自然》杂志审稿人、国际小农户研究专家基里尔(K.GILLER)评价说:“‘科技小院’这种扎根农村助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本报记者 练玉春 本报通讯员 何志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