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12月9日电(记者崔志坚 通讯员王向灵)“如果没有国家助学贷款,我就进不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很可能就出去打工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刘伟铭告诉记者。
刘伟铭家在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乡,今年考上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他的父亲偏瘫,全家仅依靠母亲种田和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里人本想让他高中毕业后就去打工,了解到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后,他申请了每学年8000元的助学贷款,成了一名在读大学生。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2016年河南省共向省内高校和考往省外高校的河南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6.01亿元,较去年增加59.87%,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6.87万人,贷款发放量和资助困难学生数量均创新高。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说,2013年以来,河南省全面实施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双轮驱动”工作模式,实现了助学贷款政策对省内高校学生和考往省外高校河南籍学生的全覆盖和应贷尽贷。